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十年非凡路淝河竞扬帆
  十年,是一条长路,足以走完一段精彩旅程。回首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十年恢宏征途,前五年蓄势待发,后五年鼓角争鸣。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十年间,从“灰头土脸”到世人惊艳,淝河吹去“浮尘”,在南淝河右岸上演了一个又一个“新淝河故事”,也谱写了蝶变重生、转型跨越的崭新篇章。
  全新布局 城市空间变身品质“样板”
  家住滨湖新区的市民周宇在五里庙做建材生意,今年初,他在龙川路附近买了新房,期待不久重新搬回淝河。“十年前我就住在淝河,看看现在,变化真是太大了。”在周宇的印象中,十年前的淝河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真实写照。
  彼时,这个位于合肥市东南的小镇是全市最大的砂石货场和混凝土搅拌站集聚地,是合肥市最大的专业市场和物流集散地,城中村密布,公共设施缺乏,路网密度低且不通畅。与包河大道西侧相比,虽一路之隔,却判若两个世界……
  有破,才能兴。2017年6月,包河区吹响了淝河片区综合改造的号角。
  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片区综合改造在葛大店社区敲下“第一锤”,此后全面推开,不断刷新大建设“包河速度”。据统计,截至目前共完成征迁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征迁进度达95%,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
  市民感受最直观的是路的变化——贯穿淝河镇的南淝河路曾被市民冠以“合肥史上最烂路”,如今升级改造成宽阔的双向6车道柏油马路,雄姿尽显。龙川路、北京路、上海路、郎溪路高架等一批重点道路竣工通车,绕城高速南淝河路互通立交建成投用,“四横五纵”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优质项目启动建设,形成了“拆”与“建”接续转换的良好局面。随着片区综合改造纵深推进,形象面貌全域改善、空间框架全面拉开,淝河,也从城乡接合部一跃成为全省城区中最集聚、最优质的发展空间。
  创新转型 经济发展实现突破跨越
  转型,对于淝河并不陌生。2007年区划调整时,淝河镇由原义兴镇调整而来,迎来了第一次“转型升级”。建材企业的快速聚集,让淝河一度成为合肥商贸版图上的一颗“明星”。
  曾几何时,大量建材企业和混凝土企业扎堆进驻,南淝河边矗立起密集的搅拌站。最高峰时,镇域内集聚了包括水稳、沥青、混凝土等产业在内的共40余家企业,合肥全市砂石用量的70%、商品混凝土产量的50%来自淝河镇,为合肥大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业态的低端,短短几年间,给淝河带来的“伤痛”愈发显现。
  城市因产而兴、失产而衰。随着城市产业发展升级的需要,原有产业类型亟须淘汰,淝河片区需要抓紧培育和引进新产业。
  淝河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将目标锁定现代服务业,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不断创新转型,经济发展实现突破性跨越。十年间,淝河镇招商引资总量从29.23亿元增长到近1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5亿元增长到103亿元,地方级收入增长9倍以上,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区域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显著提升。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6个,国网电力、新东方合肥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进驻,“中国视界”启动区加快建设,产业形态全面向科创型、总部型迈进。依托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淝河片区总部经济、信息智慧、健康时尚等重点产业将集聚而生。
  向绿而行 优良生态打造靓丽名片
  坐拥南淝河6.7公里黄金水岸线,关镇河贯穿全域,紧邻国内最大内河航运港,三千吨级航道借巢湖通江达海……淝河片区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曾经密集的搅拌站和砂石货场,给淝河镇带来挥之不去的生态之痛,让这颗“水岸明珠”黯然失色。
  淝河镇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作为最靓丽的名片,坚持向绿而行。
  铁腕治污下,2017年11月,南淝河畔砂石货场码头永久关停,而后,沿岸混凝土企业全部关闭。“河联治、河全治、河共治、河长治”四治并举,关镇河,这条昔日因发展而遭破坏的“龙须沟”,一步步“恢复”至今日的景观河。
  如今,乘坐高铁望向窗外,淝河高铁路沿线,绿树成荫、满目苍翠,宛如一条“会呼吸的绿飘带”。依着起伏地势,因地制宜打造的淝河生态公园华丽绽放。淝河智慧中央公园不仅让淝河片区再添一抹绿色,也让周围居民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南淝河右岸码头公园建成,浓浓的自然气息中,一幅美丽风景画缓缓舒展,成就了一方和谐宜居地。
  十年来,淝河镇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大幅改善,新增绿化面积3000多亩,城园一体生态格局初步呈现。不仅如此,通过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自带“文化基因”的淝河片区还串联起卫立煌故居、宋世科旧居、吴氏炮楼、唐大楼等一颗颗“文化明珠”,为市民奉上绿色舒适、独具人文特色的滨河景观带和休闲旅游带。
  倾心为民 征迁安置圆了百姓安居梦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十年来,淝河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很多居民还记得昔日的“窘境”:没有排水管网,一到下雨天就内涝,污水直往上漫;空中电线密布,安全隐患重重;乱盖房挤占通道,一旦发生火灾连消防车都进不来。这样的生活环境和面貌,严重影响了淝河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造,是早已达成的共识。淝河片区综合改造通过“整片拆迁、分区推进”的模式,既保障片区改造进度,也保障群众生活不受影响。这也是合肥市大建设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
  抢时间、抓进度、赶任务,淝河干部充分展现攻坚克难的能力,创下了征地拆迁新的淝河速度。
  征迁的同时,川海花园、右岸景苑、东城名郡……一栋栋品质高端的安置房拔地而起,一批批回迁群众喜迁新居。十年间,十余个小区顺利回迁,累计分房近1.2万套。
  不仅如此,城市配套也在不断提升。合肥一中、48中、屯溪路小学等名校加速集聚,淝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跻身全省首批社区医院,大强路睦邻中心、安百苑睦邻中心投入运营,优质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历经十载耕耘,昔日“矮小破”的城中村更替成了一条条巍然大气的城市天际线,嬗变为群众整洁舒适幸福的新家园。
  回首不忘来时路,砥砺奋进新征程。激情满怀的淝河人将永葆奋斗韧劲、铆足前行干劲,奋力推进淝河片区高质量发展,打造追梦逐梦的温馨港湾,向着更美好的生活扬帆远航。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