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2-03版
发布日期:
“路”好走了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基层检察院最贴近基层群众,基层群众的放心、安心、舒心是检验检察履职的“试金石”。民生无小事,一点一滴、一桩一件都连着民心民意。近年来,芜湖三山经开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聚焦细微处,化难题、疏堵点,把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路”好走了。
  “据统计,维修坑洞100余处,维修整治面积6600平方米,辖区相关破损坑洞问题基本完成整改”。这是2022年该院推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的实际成果。
  “路面因雨后浸泡,并被货运机动车倾轧导致形成多个大小、深浅不一的坑洞,导致路面高低不平,给车辆通行造成不便,存在较大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检察干警如是说,芜湖市长江南路是城际交通主要道路,考虑到交通安全涉及领域广、治理难度大,该院检察干警依法先行开展调查后得出上述结论。
  随即,该院向市政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对长江南路三山经济开发区段的日常养护管理职责,及时修复损坏的路面,保持路面完好。相关部门在接到检察建议后全盘采纳,立即查看现场,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同时将检察建议以及相关问题传达至道路沿线城市管理部门,有效推动相关职能单位尽主责、补缺位,实现了检察机关以“我管”促“都管”,切实形成治理工作合力的新局面。
  既要当下改,也要长久立。该院在及时跟进回访巡查中发现,要求整改的破损路面已全部完成修复刷黑,道路行车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后期,我们将持续按照检察机关的建议,全面排查整治,发现一处、清除一处,坚决不留死角,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为群众创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出行环境。”相关责任单位作出表态。
  路基平坦了只是一部分,要想全方位保障群众“脚下的安全”,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同等重要。
  一年之内,两起交通事故,案发地点仅隔300余米,两位老人不幸离世。2021年3月,芜湖市三山经开区检察院检察官宁优虎在审查案件时,敏锐地捕捉到“案发路段无照明,道路安全配套设施有欠缺”,是引起辖区内高安街道泥埠社区附近的横新公路路段两起交通肇事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
  “是什么原因导致事故频频发生?”承办检察官疑问重重的同时感慨万分,“绝不能让这条路出现第三起事故!”他决定找到交通事故发生背后的“答案”,为百姓彻底排除安全隐患。
  经实地调查核实取证,该路段两侧和社区内涵盖学校、农贸市场、卫生院、公交车站台等多处公共场所,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是泥埠社区居民出入横山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时,该路段未设置路灯,且在夜间完全无辅助照明。因此,承办检察官确信,事故的发生与道路照明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一定关联,若不及时安装路灯,将继续给群众带来极大的道路安全隐患。
  找到问题症结,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解决了。同年3月,该院向区城乡建设局就在横新公路路段架设路灯,消除群众出行隐患等方面制发了精准检察建议,主管部门在接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5月设计、6月施工、月接电完成,检察干警参与了方案设计、与居民协调沟通等全过程。
  同年8月1日,横新路上的27盏路灯正式点亮!历时5个月,终于解决了横新路段10多年来的“难题”。“自从这条路安装了路灯,脚下的路越走越踏实,真是帮大家解决了‘心头病’!”路边商家店主激动地说。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