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在怀宁县马庙镇曹坦村兴胜组,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微宣讲”正在开讲。“现在都讲移风易俗、丧事简办,以前的封建迷信、大操大办,我们都要摒弃、都要反对……”曹坦村党支部书记刘云生用群众语言、土话俚语,将“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让现场10余名群众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
连日来,为有效遏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马庙镇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动员20余名理论宣讲志愿者深入村民组、田间地头、文化广场,走进群众身边,用接地气的方言直接面向群众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推动文明新风“声”入人心。
“小人物”组建“大队伍”。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募集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经常活跃于基层一线的“百姓名嘴”、乡贤能人、老党员、老教师、老村干等,成立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树立文明新风创造美好生活”“访基层进万户文明创建我先行”等主题宣讲活动,“送理”送到田间地头,“讲理”走进茶余饭后,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变成“畅通一公里”。
“微宣讲”汇聚“大力量”。宣讲虽小,但内容丰富,通过介绍移风易俗的先进经验,用接地气的方式和群众深入交流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陋习所带来的铺张浪费、人情负担,从而凸显出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的诸多好处。宣讲志愿者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引领示范作用,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生动的移风易俗典型案例,真正从心灵上感染听众,从氛围上带动群众。
“多形式”营造“好效果”。为了能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能听懂,宣讲志愿服务队从群众接受习惯出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微宣讲”。通过编排有趣又非常容易上口的“三句半”,将移风易俗、孝老爱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刻入群众脑海;结合怀宁“戏曲之乡”的文化底蕴,拉上几位黄梅戏“发烧友”,汲取历史文化精华,用黄梅戏的腔调演绎出新版移风易俗故事……马庙镇“微宣讲”志愿服务队用“土办法”“新点子”闯出了一条“新路子”,让本来枯燥无味的理论宣讲变得鲜活生动。
除了“微宣讲”、理论宣传,马庙镇还通过充分挖掘移风易俗先进事迹,树立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大力营造“移旧俗、树新风”的浓厚氛围,文明健康、积极向上、勤俭节约、丧事简办等文明种子生根发芽,一幅幅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画卷正徐徐铺开。
丁浩浩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程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