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六安书写“诗与远方”
  全市162家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连续举办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霍山、金寨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年来,六安市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书写了“诗与远方”。
  涌现一批“文化网红”
  在文化事业发展上,六安市一直努力稳步提升,“网红”和“最美”不断涌现。目前初步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六安市图书馆、市文化馆正式启用并成功运营,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六安市图书馆成功入选全省“十家最美图书馆”。六安市政府探索实施的“管办分离”的社会化运营模式先后被中央文改办、中央深改办专报介绍。
  经过努力,全市162家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累计举办“社区一家亲文化进万家”等各类品牌群众文化活动2.5万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5.5万余场,连续举办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建成数字农家书屋1848个,更新出版物超56万册。扶持、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歌曲《九拐十八巷》《家风谣》等作品荣获安徽省群星奖,歌曲《家在淮上》、小品《纪念碑》登上全国群星奖舞台,创排了《大别山之恋》《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大批现实题材庐剧和黄梅大戏。
  深挖“红色基因库”
  经过多年全力全面发展,六安市文旅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成果显著。目前拥有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2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霍山、金寨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接待游客量由2012年的1500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42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9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37亿元。
  六安市在过去的十年间累计争取各级资金约3亿元,实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物保护等项目260余个。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近80个,出土文物1万余件。红28军重建会议旧址、佛子岭水库连拱大坝入选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入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
  以“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被评为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等9个红色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独山革命旧址群等15个红色景区被列入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六安市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窦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