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权威解读】三省一市将共同编制一卡通应用项目清单
  9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那么,持卡人能享受到哪些便利?居民服务一卡通如何实现?如何保证个人隐私不会泄露?这些问题在规定中均能找到答案。
  持卡人能享受到哪些便利?
  能办事、能乘车、能旅游、能看病、能发钱
  根据规定,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是指在长三角区域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包括实体社会保障卡和电子社会保障卡)作为载体,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领域,实现一卡多用、跨省通用。
  持卡人可以按照规定凭社会保障卡办理就业创业、劳动关系、人才人事等人力资源业务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业务;可以持加载交通联合一卡通功能的社会保障卡,乘坐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凭社会保障卡享受公共图书馆入馆阅览、公共博物馆入馆参观、旅游景区入园游览等便利服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持卡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可以持社会保障卡在本省以外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直接结算。
  我省将与上海、江苏、浙江共同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补贴、社会保险待遇等,相关部门新开设的居民服务类发放账户原则上采用社会保障卡,逐步实现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各类居民服务类补贴项目。本省推进财政供给人员工资待遇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鼓励各类企业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员工工资待遇。此外,鼓励社会保障卡合作金融机构依托社会保障卡的金融功能,为持卡人提供优惠及便利服务。
  居民服务一卡通如何实现?
  利用长三角区域“一网通办”数据共享交换
  规定明确了长三角一卡通协同推进工作机制,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全国社会保障卡服务平台,以及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利用长三角区域“一网通办”数据共享交换,实现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跨省业务数据共享交换和数据标准统一互认,统一长三角一卡通应用场景,实现应用互通、证照互认。
  规定提出,我省与上海、江苏、浙江共同推进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完善社会保障卡持卡人信息及业务应用数据库,支撑长三角一卡通相关数据共享共用、业务协同和应用场景建设。三省一市加强合作,共同制定长三角一卡通业务和技术标准,促进异地相关业务互认和数据互通。相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应当依法为长三角一卡通应用管理提供信息系统对接和业务数据支持。
  我省将与上海、江苏、浙江共同编制长三角一卡通应用项目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并向社会公布。鼓励相关部门通过社会保障卡加载更多业务应用功能,逐步扩大应用领域。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级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向社会公布。纳入长三角应用项目清单和省、市服务目录的服务事项,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使用社会保障卡,不再新发放功能重复的民生服务卡(码)。
  根据规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推诿、拒绝接受使用社会保障卡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何保证个人隐私不外泄?
  为保护个人信息强化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规定提出,我省将与上海、江苏、浙江共同构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平台支撑和安全防护体系。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安全管理,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加强风险监测,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做好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相关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工作;对在服务管理中获取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等数据,应当依法采取保护措施,不得违法使用或者泄露。
  非法出借、转让本人社会保障卡,冒领、冒用、盗用他人社会保障卡,伪造、变造、买卖社会保障卡,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社会保障卡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按照规定将有关失信信息归集至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依法实施信用惩戒措施。
  根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此外,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加强对本省推进长三角一卡通相关情况的监督。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张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