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大医院看病未必花大钱
我省完成首例“省内大病无异地”结算,报销比例达86%
  本报讯到省属医院看大病,也能享受县级医院的报销政策了。10月8日,全省首例“省内大病无异地”政策受益患者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结算出院,医保报销比例达86%。
  淮北的徐女士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于今年8月28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住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10月8日,徐女士终于康复出院了。令徐女士没想到的是,原本高达46.5万的总治疗费用,经过医保报销后,个人仅负担6.5万,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6%。
  “该病例患者是淮北市居民医保参保人,如果该病例未经异地转诊备案在省外就医,将增加3.2万元个人负担。”安徽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试行“省内大病无异地”政策后,医保多花3.2万元,引导这类大病患者在省内及时、就近就医,并减少患者个人负担。
  从10月1日起,我省开始试行基本医疗保险“省内大病无异地”保障政策,种大病在5家省属医院,免备案即可直接结算,报销按县级医院标准执行。既不提高住院起付线,也不降低报销比例,切实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7个试点病种分别为肾衰竭、肝衰竭、垂体腺瘤、主动脉夹层(A型)、颈静脉孔区肿瘤、帕金森、大面积烧伤(多处三度烧伤)。5家省属医院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这项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大病患者在省内就医的报销水平,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积极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更好发挥医保基金支付的“杠杆作用”,引导省内完全有能力治疗的大病患者在省内就诊,实现大病重病在省内解决的改革目标。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