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卖纸盒
  □无为筱竹
  “哪有纸盒子卖哦?”
  周末一大早,我就被这久违的声音吵醒了,且是拖着长音的那种,在前后楼栋间,巡回多遍。这种独特的叫卖声,把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小儿年少时的光景。
  那时家里的纸盒、报纸、饮料瓶、易拉罐之类的,小儿都乐意收集堆放在阳台一角。某天赶巧被他听见了收纸盒的吆喝声,他就会拿只小板凳踮起脚尖,趴在阳台上,小脑袋和小手同时伸出窗外,把收废品的师傅请上五楼,然后帮着我把要卖的废旧物品一一搬到楼梯间,等候着收废品的师傅分门别类过好秤后,从裤腰边缝制的口袋里或是袜套脚踝处掏出三块、五块的毛票或硬币,他伸出双手,捡着宝贝似地接过来,几分激动,几分害羞的小表情,甚是可爱。有时候,他还不忘蹲在地上,重新数一遍:一块、两块,然后屁颠屁颠地把钱塞进他的储蓄罐里,再从写字台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工工整整地记上一笔。等到爷爷奶奶来看他时,他就会抱着储蓄罐,摇晃着嘚瑟一番:“爷爷奶奶,你们猜猜,我这里存了多少钱?等我攒够了,我就给你们买好吃的。”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他上大学。
  他不在家的日子,废旧纸盒,报纸一类的,我就不再留存,也不再卖了,我把它们顺手带到楼下,送给旁边一栋楼的李奶奶。
  李奶奶今年84岁了,一个人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身高不足一米五,体重八十斤左右的她,在自家门前、小区周边的边边角角种些时令蔬菜。每每回家时,我都能见她左手臂弯处挎一只竹篮,里面盛着黄瓜、豆角之类,右手肩膀上扛着一只浇水的瓢或者铁锹。有时候,又见她蹲在小区门口,把刚摘回来的菜顺带着卖了。
  常年着一身蓝色或灰色对襟布衣,身板笔直,说话细声细气的李奶奶,因我们两口子经常把家里的废旧物品丢在她家门口,即使她不在家,等再次遇见我们时,也会向我们道谢。有时候,她还会当着众人的面,夸我们:这家大哥大姐人真好,什么东西都往我家送,我又没有东西给他们,我只求老菩萨保佑他们一家平平安安的。
  李奶奶见一次,谢一次,搞得我们两口子反而不好意思了。有一次,老人家站在门口等着我,并从家里拿出一袋她在废旧花盆里种的小青菜送给我,说什么,我也不能要呀!
  虽然我们送给她的只是些废旧物品,即使卖了,也不值几个钱,李奶奶却把它升华了,她说:“在漫长的岁月中,物,可以忘,情必须记,更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