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周尧萌
早先年经常听人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很是不以为然。直至临了自己方才有了切身体会,那种感觉真是苦不堪言,无以言说。
好好的牙齿,竟然说痛就痛了起来。好像牙里面有个电钻一直在钻腮帮子,那半边脸都跟着痛,太阳穴也抽抽地痛,扯着脑神经痛,痛到晕厥,痛到无法思考事情。
来到牙科医院,躺在综合治疗椅子上。医生问我哪里痛?然后用东西敲敲痛的地方的那几颗牙,每敲一颗牙都要问我一下痛还是不痛?直至敲到最里面的那颗牙的时候疼痛感明显上升。“是智齿发炎了,先开点消炎药,等炎症消去了得拔掉。”医生说得很肯定。
什么是智齿?百度了一下:智齿又叫第三磨牙,是最后长出来的牙齿,分布在上下左右的最末端,有些人口腔内可见,有些则需要拍片才能看到。多数是在十六岁以后开始萌出,正常成年人智齿数量是0~4颗不等。由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食物越来越精细,颌骨承受咀嚼负担越来越少,所以颌骨的发育相对不足,又因为智齿是最后长出来的,其他的牙齿已经把前面的位置都占好了,可能就没有智齿的位置了,所以它在萌出过程中,位置就可能不正,可能斜着长,有的甚至横着长,对于这种智齿,在抵抗力下降或清洁度不到位时,就容易出现智齿冠周炎,导致疼痛症状。如果智齿萌出位置不正常,反复发炎,或者影响到正常恒牙,则建议把智齿拔掉。
这样看来智齿名字听起来还很好听,可却是个多余的东西。想想也是,人世间有些东西也是这样,华而不实的大有人在。
拔就拔吧!
吃了几天消炎药到了预约的拔牙时间,再次来到牙科医院。
张嘴。张大。感觉被什么刺了一下。应该是在打麻药了。很快,我那一向灵敏的舌头变得有些不太听话了。过了几分钟只见医生拿着一个似钢笔的电钻开始在我嘴里打磨着智齿,旁边一个护士拿着接在塑料软管上头部弯曲的金属细杆放入我的嘴里吸着不断流出的血水。一阵打磨过后,医生开始拿钳子摇动牙齿,可那颗牙不太情愿就这么轻易地屈服。又是一阵打磨过后,这次明显感觉出医生用的是撬棍之类的工具,带着能够撬起地球的信心不停地在我那颗长歪的智齿上发力。终于我那智齿在医生卓有成效的进攻下出现了一丝松动的迹象。我闭上眼睛,任由医生摆布。说真的,在麻药的作用下并没有什么痛感,只是内心的紧张让自己全身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麻药真是个好东西,明明痛就在那里,有了它你就是感觉不出。半个多小时,伴随着牙齿落在托盘上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宣告拔牙结束。接下来是消毒和止血。
来,咬住。一团药纱被放到拔出牙后的位置。吐出,咬住。又是一团棉球。医生说,二十分钟后,吐出来,就没事儿了。然后又开了一些消炎药,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医生说你可以走了。
拔牙竟然这么简单,原来是我想多了。
想起儿时记忆中的爷爷经常牙疼。不知是因为没钱看医生还是农村里压根就没有牙医(舍不得钱的可能更大),每次爷爷都是痛得茶饭不思,总是用拳头捶打着自己的脸庞。记得有一颗牙终于被爷爷自己给拔了下来,爷爷顾不得疼痛,找来一个铁锤硬是给那颗牙锤得粉碎,似乎是只有这样方才解恨。
看看现在,科技发达了,经济发展了,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