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I05版
发布日期:
合肥向东看
“活力瑶海”唱响“青春之歌”
  曾经新中国的第一代产业工人在合肥城市东部创新创业,铸就合肥产业的辉煌,奠定合肥工业立市的基础。如今南淝河畔的合肥东部新中心,依旧演奏钢与水的交响,在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里,瑶海人拼搏进取、创新创业的精神品格正在成就新的辉煌。
  十年来,合肥瑶海开拓进取、勇毅前进,聚力打造“东部新中心、活力新瑶海”,从传统工业式微的老工业区向转型发展示范区、东部崛起新引擎、合肥新兴增长极加速蝶变,在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迈出铿锵步伐。
  五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瑶海经济总量连续攀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个百亿元台阶,十年年均增长7.4%。居民收入也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9.1%,高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
  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得益于瑶海高举“产业立区”大旗,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商贸服务业、建筑业、文化创意和大健康五大主导产业,把产业转型作为瑶海转型发展的根本支撑。
  目前,瑶海建筑业有特级、一级企业53家,十年累计产值超6900亿元。瑶海还全力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站前路“安徽时尚街区”启动,加快中国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建设,还成立安徽首家短视频直播基地。
  此外,瑶海获批全国首批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88家低效工业企业实现“关停并转”,原合肥钢铁厂高炉区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完成工业遗址公园一期工程。
  新兴产业领域,中国网谷、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安徽尚荣大健康产业园“一谷三基地”品牌打响,入驻企业超500家,2022年可实现产值倍增,瑶海战新产业迈入快车道。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瑶海率先建成全省首家县区级“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首创“一窗通办+主题服务”基层政务服务新模式、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截至2021年底,全区市场主体约17.2万户,占全市七分之一,每5人中就有1个市场主体,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位居合肥四城区第一。
  今天的瑶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动能加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城市更新绽放“五朵金花”
  过去十年,瑶海始终把大建设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让城市焕发新光彩。
  统计显示,瑶海十年完成征迁1300万平方米,建成复建点58个、775万平方米,安置6.1万套,2021年实现项目征迁、复建点建设、居民安置、老旧小区改造、拆除违建面积“五个超百万”,城市建设一路高歌猛进。
  城市更新方面,瑶海打造五朵美丽的“金花”。其中,围绕打造“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老工厂恒通机械厂破茧重生为长江180文化艺术街区;原徽商集团物资一库华丽转身为徽商2号门·幸福街里;中国宝武安徽(产业)总部正将合钢五厂打造为产业新地标——宝武互联宝地·徽园,文一·时埠里”从工业建筑改造提升为现代时尚文旅街区;老商城五洲商城蜕变成为中国服装原创设计基地,欲打造合肥城市时尚新封面。
  为了提升居民生活、居住条件,瑶海十年累计投入23.7亿元,改造小区共233个,惠及群众约23.8万人。同时,瑶海成立全市首个物业纠纷调解中心,红色物业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交通路网,“大建设”更是热潮涌动。长江东路迎来改造提升,瑶海中轴线焕然一新,“一环两横两纵”快速路网加速形成,成功打造15分钟都市交通圈,快速直达省级政务中心、市级政务中心,成为合肥交通最为通达的区域。目前,轨道交通1、2、3、4号线建成通车,瑶海拥有近40个地铁站点,成为全省轨道交通路线最多、站点最密集城区。
  曾经的“工业锈带”,正向“生活秀带”加速转身。
  东部新中心拔节向上
  从2016年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建设正式提出,到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城市“一区四级”中心体系结构的四大组团之一,合肥东部新中心按照“高品质生活中心、新业态集聚中心”的发展目标,为瑶海转型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引领合肥东部再次崛起。
  “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十年建新城”。如今,东部新中心处于“三年打基础”的最后一年,正上演“蝶变之舞”。基础设施方面,已修建郎溪路快速路等20余条道路,全面拉开“城市框架”。公服配套方面,一批优质公服项目落地,合肥一中瑶海校区顺利实现“大干400天,喜迎新同学”目标,刷新合肥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速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经完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即将完工,市儿童医院新区、和平小学新校、三十八中新校区等项目全速施工,不断提升区域城市品质,集聚发展人气。
  民生发展提升幸福指数
  十年来,瑶海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工程,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据了解,瑶海城乡居保人均缴费水平一直在全市保持领先,养老金按时发放率及群众调查满意率均为100%。瑶海连续四年举办“与瑶海益起美好”公益众筹活动,救助困难群众8052人次,形成“岗好有你”“益爱行”“爱心益七来”等13个社会救助品牌。
  十年来,瑶海从“人人有学上”迈向“人人上好学”。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33所、幼儿园36所,新增班级1246个,新增学位5.4万个,总投资约26.58亿元,教育总支出从2012年的3.7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6.8亿元,增长343%。
  医疗健康方面,十年来新增医疗卫生机构132家,增加床位800张,目前全区共有公卫机构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均为城镇职工医保及居民医保定点服务机构。作为省、市医改试点区,依托市二院医疗资源优势,瑶海率先在全省试点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诊疗人次占比超过60%。
  为了推进“老有所养”,瑶海形成居家养老、医养康护、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体系,建成7家街道级“智慧+康养”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并按照“10分钟就餐服务圈”,规划建成助餐服务机构68个,针对瑶海区户籍60周岁及以上经济困难(低收入)的老年人每月补贴200元/人。
  蓝天绿水,也是百姓美好生活的重要需求。十年来,瑶海全面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家园,和平广场、花冲公园焕然一新,青年创意田园、瑶海湾湿地公园作为独一无二的都市田园,成为“网红打卡地”。该区还累计投资超17亿元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5处市级考核断面达标率从0%提高到100%,取得历史性转变。现在,南淝河、二十埠河、板桥河、小板桥河水清岸绿,鸟飞鱼跃,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化主城区呈现眼前。
  当前,合肥瑶海正深入实施“产业转型突破”“城市更新攻坚”“环境质量提升”三大行动,落实“系统观念、项目为王、效果导向”三大理念,奋进“双示范、过千亿”。未来,瑶海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实的作风,努力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早日成为高质量发展千亿区,谱写瑶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解琛关堂所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