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亳州小伙勇夺世界级大赛金牌
  前不久,瑞士巴塞尔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过四天的激烈比拼,代表中国参赛的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邵茹鹏获得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这既是我国在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据悉,邵茹鹏是一位来自安徽亳州的“00”后小伙。近日,他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分享了“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整体尺寸与图纸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世界技能组织将在15个国家分散举办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作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替代活动。10月11日至14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家具制作、精细木工、木工3个项目,在瑞士巴塞尔举行比赛,共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名选手参赛。
  拿到本届大赛首金,邵茹鹏直呼“意想不到”。因为比赛中遇到很多不利因素,加上自己也出现了失误,邵茹鹏坦言,是身边的人每天给他加油打气,让他坚持完成比赛。
  邵茹鹏参与的精细木工项目难在“精细”二字。在他看来,这次难度跟以往比赛相比,变化因素比较多比较大。“图纸以前都是提前公布,赛前改动30%左右,这次改动超过90%,可以说是一个新题目。”
  在四天时间里,他要用简单的机械加手工的方式,将木料加工成规定的形状尺寸,木料连接处的缝隙不能超过0.2毫米,整体尺寸与图纸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据悉,检查时,裁判会向缝隙插入塞纸(尺),一旦插入,选手就会被扣分。
  “现在工厂是一步加工到位批量生产,我们是机器预加工然后手工处理出机器加工不出的形状。”邵茹鹏介绍,技工加工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精细木工项目这个赛事的意义所在,而这枚金牌的意义在于,他们的技能已经具备了世界顶尖水准。
  从“木工小白”一路逆袭登上世界赛场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赛中类似于门窗的赛题,几乎运用到包括中国榫卯结构等木工所有原理。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邵茹鹏还是从“零起点”起步的“木工小白”。
  父亲长期在上海从事装修工作,有了家庭环境的熏陶,邵茹鹏从小动手能力是比较强的,但他也没有亲手接触过木工行当。当时曾有一些想法的他,考虑过以后是否跟父亲从事相同的行业。
  2018年,邵茹鹏进入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学习,选择的是建筑工程系。不过,很快,他便被学校的木工社团吸引。用他的话来说,“不仅是木工技术,有趣的、有文化底蕴的木工作品都令我着迷。”
  完成作品的成就感,以及超越对手的喜悦,支撑他一路向前。2019年,经过多次严格考核,邵茹鹏通过学校木工基地选拔,被录取为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基地梯队选手。接下来,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精益求精的态度,邵茹鹏实现了逆袭,并不断靠近世界赛场。
  2020年5月,邵茹鹏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上海市选拔赛中获得第一名。2020年12月,他又作为上海市选手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竞赛(暨全国选拔赛),获得该项目银牌。同年,邵茹鹏还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留校任教上演“技能改变人生”的故事
  近些年,职业教育在服务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年,邵茹鹏从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彼时他刚刚19岁。今年,他又以教师身份参与此次世界技能大赛,并摘得金牌。
  能走到今天,邵茹鹏也未曾想到“技能改变人生”的故事正在自己的身上上演。
  对于此次摘金,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校长张巨浪颇为感触:“一项赛事反映了一个产业群的发展情况,近年来上海选手不断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创出好成绩,进一步说明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良好,是深度融入行业发展的一种类型教育。”
  如今,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邵茹鹏告诉记者,目前自己所从事的精细木工行业,从就业角度来说,家具公司需求量比较大。“虽然像一些高端的私人家庭定制在国内还不太成熟,不过随着行业升温,届时人才需求量就会越来越大。”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他也充满期待。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