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梦天实验舱发射在即,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已进入关键的加注发射阶段,正矗立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内静待逐梦九天时刻的到来。
空间站建造迎来收官之战
10月25日,梦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29日,梦天实验舱任务顺利完成了发射前系统间全区合练。
这次任务是空间站在轨建造的收官之战,前与长征七号改遥四任务并行,后又与天舟五号任务深度并行,对流程设计、质量管控和资源统筹都带来了很大挑战。连日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组织完成了梦天实验舱技术区测试、加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垂直总装测试、舱箭联合测试、组合体垂直转运等工作,并严格按标准开展功能测试和数据判读比对。
“我们已完成了舱箭总装测试、联合操作、联合总检查等工作,现在任务已进入关键的加注发射阶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钟文安说。
点火时间误差控制在1秒内
今年7月24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入轨,空间站建造关键之战取得圆满成功。当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实施“零窗口”发射,这也是长五系列火箭首次执行“零窗口”发射任务。
据介绍,这次梦天实验舱仍将采取“零窗口”发射,点火时间误差要控制在1秒以内,这对火箭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箭控制系统通常由数十台精密的仪器设备及复杂的电缆网组成,涉及上千个重要参数。
火箭控制系统主要作用是控制火箭按预定弹道轨迹飞行,准确入轨。这次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对控制系统提出了较以往更高的要求。
文昌航天发射场控制系统任务负责人于鹏说:“梦天实验舱的发射窗口时间是不连续的,梦天舱与核心舱要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实现精准对接,这对火箭点火时间要求极高,误差要控制在一秒以内,也对我们控制系统在点火前的各项测试操作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动点火提高了发射流程的灵活性,但要做到‘零窗口’的点火,各项测试操作要迅速、准确,容不得半点差错。”
01指挥员是个“老面孔”
文昌航天发射场控制系统指挥员尹景波表示:“为了保证‘零窗口’点火,我们系统反复细化射前流程,将发射工作精确到每分钟,点火前负十分钟甚至要精确到秒,确保射前每一节点、每一项操作都精细精准。”
“每个岗位专门制作了‘双想’档案,详细记录了历次任务中碰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严把测试质量关,坚决落实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过程结果双圆满。”文昌航天发射场控制系统前端负责人万一飞说。
据了解,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的01指挥廖国瑞,将继续出现在梦天实验舱任务01指挥岗位上。廖国瑞回忆,每次进入发射前15分钟,流程非常紧凑,“全神投入,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他说,从天和到问天再到梦天,航天人对每一次发射的要求都更高。
“目前设备设施状态良好,发射日天气满足要求,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成功完成发射任务,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钟文安说。
按计划,我国将在今年底完成空间站建造,这是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引领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