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最近,在合肥包公园靠近马鞍山路西边的荷花池内,市民孙先生发现很多福寿螺卵,“卵块乍一看还以为是粉色的花”。孙先生认为,福寿螺作为有重大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会吃水稻、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对水生植物危害较大,此外福寿螺体内带有很多寄生虫。对此,包公园管理处一名负责人表示,将会及时清理这些福寿螺卵,同时考虑养一些鸭子抑制福寿螺繁殖。
接到市民孙先生的反映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3日上午前往包公园的荷花池。记者在岸边人行步道处查看荷叶时,发现有不少福寿螺卵粘在荷叶茎秆上,有些卵产在干涸的水下塑料管、景观步道邻近水的墙壁、景观石壁上。记者注意到,这些福寿螺卵乍一看像粉色的“花”,仔细看发现福寿螺卵密密麻麻一粒一粒的。此外,有些福寿螺卵已变成白色。
记者询问多位路过现场的市民,他们都表示没有关注过荷花池内的福寿螺卵,也不认识福寿螺卵。
合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郑从容在看了记者拍的现场图片和视频后,确认这些粉红色的“花”正是福寿螺的卵块。郑从容介绍,福寿螺原产中南美洲,是我国环保部确定的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几乎没有天敌,福寿螺繁殖快、食性广,会排挤同样生态位的本土物种。”郑从容表示,福寿螺早就在合肥地区繁衍生息,城市热岛效应造成市区水体温度比郊外高,更适合原产热带的福寿螺生活,粉红色的卵是刚产的,“5~7天慢慢变白,然后孵化了。”
郑从容认为,有一些鸟是可以捕食福寿螺的幼体,还有几种可以专门捕食福寿螺的大鸟,如蜗鸢、钳嘴鹳等,“蜗鸢分布在中南美洲离我们太远,钳嘴鹳最近在云南地区逐渐多了起来,就是被福寿螺吸引来的。”郑从容表示,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消灭福寿螺的办法,但青鱼、鸭子都能捕食福寿螺。
3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包公园管理处一位负责人。对方表示,福寿螺卵的出现与包河水位下降有关,他们会及时清理这些福寿螺卵,同时对热心市民的关心表示感谢。该负责人还表示,包河之前养过一些鸭子,但鸭子长大后可能因为被盗而丢失了。他们会再想办法养一些鸭子,加上包河内的鱼类,对抑制福寿螺的繁殖有很大帮助。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许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