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看电视事
  □肥西张建春
  奶奶是九十岁看上彩色电视的。奶奶眼不花耳不聋,看得入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彩色电视机稀罕,有钱难买着,也就金星、上海、黄山、长虹等不多的几个品牌。我找不了不少人,终于买上了一台长虹18吋彩电。
  买彩电是为结婚做准备的。当时结婚简单,一间房子(房子是分配的),一套家具,就算齐全了,如果加上一台彩电,就非常豪华了。彩电12吋的偏多,18吋是豪华中的锦上添花。
  彩电是提前买的,我和女友从省城提的货,挤公交车搬到了我父母处。我和女友早商量好了,结婚前把电视机放在父母处,让九十岁的奶奶享受享受。
  彩电放在了奶奶的房间,通上电源,打开电视,奶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从电视屏幕里,她第一次看到了世界的精彩。五光十色的世界,将奶奶的目光死死锁住了。
  记得当年的电视节目并不丰富,频道不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但奶奶还是为之兴奋不已,乐呵呵地张着无牙的瘪嘴。我问奶奶可看懂了,奶奶一个劲点头,说:懂,懂,懂。女友问奶奶可好看,奶奶拉着我女友的手,说:赞,赞,赞。我们都以为奶奶看不懂,只是看个热闹。不过,九十岁的奶奶能看个热闹,我们心中仍是高兴的。
  奶奶看电视入迷,入迷得饭也不愿吃。饭菜上桌,一喊再喊,奶奶的目光就是不愿从电视屏幕上离开。我的女友有办法,说:奶奶您不吃饭,电视上的人也不能吃饭,人家的肚子还不饿通了?奶奶这才让关了电视,好好地吃上一碗饭。为此,我们笑得流眼泪。奶奶以为电视机里关了许多人,是他们在演的。
  随后又发生了件事。家中原来是没有洗手间的,要方便得去公共厕所,但奶奶老了,上公共厕所不方便,屋里便放置了马桶。奶奶要方便,非得让人把电视关了。问其原因,说电视上的人看着,多不好意思。我们忙解释,可奶奶就是不听。许多年里,我们把这当趣事说,可说时,心中免不了酸酸的。
  奶奶最喜欢看的是戏曲,戏曲的舞台好看,唱得也悠扬,剧情精彩,一会是公子小姐,一会是舞台乱斗,一会是哭哭啼啼,一会是哈哈大笑,奶奶跟着这节奏,眼也不眨。好在当时的电视节目不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晚上十点多钟节目大多结束,奶奶会长叹一声说:他们累了,要睡觉,我也睡了。
  有一次,我们发现奶奶边看电视边抹泪,电视上播的是个“苦戏”,奶奶看进去了。谁说奶奶看不懂?奶奶看得懂的。
  我们慌忙劝,说是戏,是戏。奶奶说,是真的,真的,一辈子我的苦都吃得齐腰深。奶奶由戏联想到自己。
  奶奶逮着了我们,要诉诉自己的苦。奶奶说的是卖荒草的事。荒草是用来苫铺屋顶的,荒草要砍,去山里砍,砍倒了晒干,晒干了挑到集上去卖。去山里得走十里的路,清早出门,怀里揣上个山芋,不到中午就饿得前胸贴后背,还得把荒草挑回,聚上一堆,再向集上挑。
  奶奶这辈子,大半辈子是泡在苦水里的,战乱、饥饿、苦累、病痛、失亲等等。奶奶说的卖荒草,估计是留在她心底里的疼。奶奶一直有个愿望,将家中的老宅换上荒草顶,可一直没能实现。砍荒草,卖荒草,是给人家屋顶上添实在的,奶奶心中不甘。
  我们的婚期近了,彩电要搬走,看奶奶对电视的迷恋,我和爱人心中多有不忍,试着和奶奶说,奶奶倒好,说:把里面的人留下,房子搬走。奶奶有些犯糊涂了,我们一再解释,奶奶算是明白了,但不舍的表情一直跟随到了现在,眼一闭就浮现在眼前。
  也没过多久,我父母下了决心,将家中盐罐子油罐子淘干净了,找人寻路子,花了不少钱,买了台“黄山牌”彩电,只不过小些,是16吋的,依然放在奶奶屋里。
  奶奶又有彩电看了,奶奶迷得很。
  奶奶是九十六岁去世的,伴着彩电过完了最后的日子。
  我曾和奶奶开玩笑,说:奶奶百年后,给你送台大彩电。奶奶摇头加摆手,说:不要,不要,烧了,他们疼。我们这有人去世后烧灵的习俗,奶奶死后,我没听奶奶的话,还是用纸扎了台大彩电,旺旺地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