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蚌埠市怀远县举行私立怀远禹王中学老校区捐赠仪式。私立怀远禹王中学为回报社会,自愿将老校区约64000平方米的房产及建筑物无偿捐赠给怀远县人民政府用于公益办学(本报曾报道)。私立怀远禹王中学为什么要捐赠老校区?这所学校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11月5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该校校长王文年先生,了解捐赠背后的故事。
创立中学,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2000年6月,经蚌埠市教育局批准,王文年创立了私立怀远禹王中学。该校先后获评安徽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等。王文年本人先后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助人为乐“中国好人”等称号。去年秋季,私立怀远禹王中学支湖校区投入使用。随着新校区的建成,老校区即可腾出。学校打算将老校区无偿捐赠给政府,并于今年11月2日下午完成了捐赠仪式。
11月5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进入私立怀远禹王中学老校区。穿过一排排绿植,校园内的教学楼逐渐展现在眼前。琅琅读书声飘出窗外,让整个校园生机盎然。
面对记者采访,校长王文年介绍,在家中父辈们的影响下,他和家里同辈基本都选择了师范专业,希望当一位人民好教师。“我1986年开始当老师,1992年响应国家号召,辞职去创业。2000年积累了一定的个人财富后,我还是想回到我所热爱的事业中来。”2000年春节,王文年召开家族会议,在取得家人、朋友一致支持的情况下,创办了私立怀远禹王中学。
“我创办禹王中学之前,看到很多村子里的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乏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安全上难以保障。于是,我的初心便是让留守的孩子有学可上,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后来,随着留守儿童的情况好转,我的办学目标就变成了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到现在我的目标变成了培养孩子们的中国精神和世界眼光。”王文年说。
捐赠校区,为怀远教育发展尽一份力
记者跟随王文年校长参观校园,可以感受到校园内有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教学楼的墙壁上、展览处的一字一句,都是王校长亲自挑选的,墙壁上铭刻了王校长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在校园绿化上,零星分布着一些年级和班级的标识牌,“这是班级认领绿植的活动,比如这棵小树属于这个班的学生。多少年后,他们再回母校可以想起当年,这是我们一起种的树,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王文年说。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在疏导,勤于熏陶,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自立、自强,挖掘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扬其长,补其短,先成人,后成才。如今,私立怀远禹王中学已走过22年的风雨历程。如今,该校已发展成禹王教育集团,拥有怀远、蚌埠和支湖三个校区,在校生13000多人。
为缓解怀远县城区内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也本着为社会奉献自我力量的初心,王文年和家人再次通过家族会议的方式,一致同意将老校区无偿捐出。“我跟老校区有22年的感情。捐赠时的心情就像嫁女儿,既有依依不舍,又有殷殷祝福。”
怀远县将利用无偿捐赠的老校区设立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学校将命名为“怀远文年学校”,聘请王文年先生为名誉校长。王文年表示:“在未来,我将永远保持为人民办教育的宗旨,为更多的学生服务,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
怀远县县长高东升在捐赠仪式上表示,这次捐赠是造福怀远万千学子的大爱之举,必将推动怀远县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王文年先生的爱心善举再次彰显了“中国好人”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
权梦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