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7岁时患再生障碍性贫血,9年前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儿子,近年来病情日益加重……来自安徽池州的小敏和丈夫小马的故事,经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多次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月4日下午,记者获悉,经过多日的等待和准备后,当天下午,小敏住进了医院手术移植仓,其9岁儿子很快将捐献造血干细胞。
随着小敏病情的加重,寻找合适的造血干细胞配型一直困扰着夫妻俩。今年10月初,在医生建议下,小敏最终和9岁的儿子配型成功。小马和小敏的儿子名叫朗朗。今年10月初,朗朗在父母陪伴下,已经做了移植前的多次抽血及骨髓穿刺检查。“只要能救妈妈,我什么都不怕。”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9岁的朗朗曾坚定地表示。
11月4日下午,小马告诉记者:“今天下午2点钟,小敏已经正式住进了手术移植仓。我送她进仓的那一刻,她很难过。其实我们压力都很大,毕竟手术有较大的风险,现在我只能在外围做些服务工作,期盼手术能早日顺利完成。”据介绍,小敏住进移植仓后将进行7天的化疗,然后视情况决定下一步进展。“到化疗三四天的时候,我儿子就将住进另外的移植病区进行准备。”
小马告诉记者,为了救妻子,他特意帮儿子向所在学校请了半个月的假。10月20日前后,小马、小敏带着儿子从池州来到了合肥,在安徽省立医院附近租房住了下来。“现在看来半个月的假肯定是不够的,前期我和妻子还帮着孩子辅导作业。不过现在其他事都不重要了,我和孩子以及家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小敏能早日手术成功。”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