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神仙汤
  □黄山崔志强
  神仙汤于现今许多人而言是陌生的,特别是80后、90后、00后,可于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而言却是温暖的词,熟悉的事物,曾经的好伙伴。
  神仙汤当然不是神仙喝的汤,那还不让人想入非非,神仙喝的汤,非凡品,我等人间凡人是无缘的。其实神仙汤极普通,也许可谓之清汤寡水,有仙风道骨之神采,故曰神仙汤。它可没有什么厚实、丰富的内容,除了汤水就是汤水,至多搁油撒葱,但就是这样清风明月的汤羹却让我们吮之有味、品之有香。
  那时农村多艰苦,餐饮简素,能吃饱穿暖已属不易,何能讲究菜品几道,更遑论汤的花色品种,有时是光吃饭,无菜羹佐餐,因为菜碗都空了,如何啖饭,那么就来一碗神仙汤吧。倒出一碗白开水,然后加油搁葱,神仙汤就做成了。油是家里杀的猪肉熬的油,葱是从菜园现割的,还沾泥带露。尽管简单,但香气袅袅,我们啖之有味,泡饭佐餐是顺溜下咽,吃毕还抹嘴抚肚意犹未尽。
  神仙汤是我们小时候的汤羹主打。每当听闻妈妈要做一碗神仙汤,我们都兴奋异常,仿佛是美味,难得一品。油花如星星样眨着魅惑的眼,葱段如小划子样荡来荡去,同时香气也浮浮袅袅,袭鼻润心,我们小孩你一勺我一勺,一会汤盆就见了底。
  我听了一则以神仙汤下酒的故事,这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冬日的山中长夜漫漫,一群年轻人睡不着觉,于是相约小酌一杯,无奈有酒无菜,于是有人提出打神仙汤。立马行动,一大钵热气腾腾的神仙汤也立马呈现眼前。大家围钵而做,以汤勺舀汤佐饮,居然也喝得星辰摇晃,曙色如墨韵渐染窗帘。
  山中教学时光,山高路遥,常断蔬,“无奈”打神仙汤,犹记得虽清素、寡淡了些,但香味至今还袭来,饕餮的情景也依然在目。
  神仙汤于现今生活中已无踪影,各种姹紫嫣红的汤袅娜在餐桌开放,神仙汤恐怕已成历史词汇,存在于我等“老一辈”的记忆中了。但神仙汤虽只是菜肴中的一棵小草,但曾经却是一棵大树,遮护了我们童年少年的许多餐饮时光,予我们以欣慰和温暖,宛如一碗真正上天赐予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