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干农业更“保险”了
我省试点“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
  本报讯11月8日下午,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为了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于日前出台。我省将发挥农业保险“黏合剂”作用,集聚保险、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资源,实施“1+3+N”模式,在全省16个市的17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力争202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推开。
  我省将实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升行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融资行动、“农业保险+基金”增效行动、“农业保险+期货”保价行动、“农业保险+绿色农业”拓展行动、“农业保险+林长制改革”对接行动等6项重点行动17个方面政策。
  在保险方面,我省将加大农业保险保费投入,省财政继续实施大宗农产品保险、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绿色农产品保险、林业保险等保费补贴政策,并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在信贷方面,利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深度合作,加大信贷投放,财政、人行、银保监等部门分别给予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再贷款再贴现、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政策支持。
  在担保方面,运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模式,加大融资担保支持,执行不超过1%的平均担保费率,种粮主体担保费率最低降至0.5%,省财政给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代偿补助和风险补偿。在期货方面,发挥“保险+期货”作用,开发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创新险种,支持“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试点,省财政按规定给予保险保费补贴、以奖代补。在基金方面,设立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下设绿色食品主题基金,鼓励保险资金市场化参与省新兴产业母子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绿色食品等农业产业发展。
  在推动保险服务“多种粮、种好粮”上,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方面,明确在59个产粮大县推行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在其他非产粮大县,支持叠加开展补充性商业保险,省财政按照不超过25%给予保费补贴,市县财政合计补贴比例原则上不低于省财政补贴比例。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