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那一次,我真的很骄傲
  夕阳西斜,已近黄昏,翻过的红薯地上,只剩下一些大妈的谈话声,昏黄的日光洒在拖拉机车厢上,最后一批农人拥挤在车厢里,轰隆隆的,扬起一阵尘土,追着夕阳,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我挥着手,望向远方……
  暑假里,母亲又将我拉回家乡,望着车窗外被晒得抬不起头的玉米,以及那玻璃都挡不住的阵阵热浪,心里一阵“担忧”。果然刚回家一天,便被母亲在清晨时拉起,头顶着已初显威力的太阳,迷迷糊糊到了一处看似长满杂草的田地,“今天,大家都齐心帮一把,邻里乡亲的红薯……”一位村干部拿着个“大声公”站在土垛上吼着,动员起周围激动的大妈们。环顾四周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我,这时也不知道是谁给我手里塞进一把略小的铁锹,开工了。
  一群人猛然散开,挑着“心仪”的土地耕耘起来,而我则茫然地走到空地,想着挖红薯也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于是尝试着直接用手部力量带动铁锹挖土,可一锹下去,铁锹便卡在土里拔不出来,我再一撬土块直接崩开,而红薯也烂成几块,只能蹲下来继续摸索。向来怕虫的我一边躲着飞虫,一边避着铁锹抛起的土块;长时间的弯腰弓背,加上太阳的炙晒,装扮得再严丝合缝的我也着实坚持不下去,冰袖与头帽反而闷得我喘不过气。抬头透气,实在不愿继续狼狈下去,心里暗道“换一种方法”。我先除去上面一层散土,再用小的工具去挖地下稍硬的土块,挑土里的红薯。果然,多次下来能得到几个完整的红薯,而瞧见别家筐里的成果,心里疑虑起来。
  “哎,小妹,你下来歇会,不急这一时。”一回头,有一群农人正坐在树下休息。一看地里正精力充沛劳作的大妈们,顿时明白,这是一场车轮战,我也走到树荫下,“你等会用力不要那么猛,不然那红薯根都被铲断,找不着其它茎了。”一位大妈说着我,又看着我叉腰捶腿的样子,竟拿来一个泡沫箱,箱子两边系着根绳子,大妈麻利地将泡沫箱绑在我身上,刚好可以坐下来挖土,看着她们身后都系着的白箱子,想起之前对这农事的不屑,顿时羞红了脸。
  再重复琐碎的农事,也有着农人们独到的智慧,而一心烦燥的我渐渐沉下心来,继续踏入汗水阳光中的战斗。
  一起,一坐,后背的泡沫箱自然掉落身下,充当凳子。“喏,用脚‘踏’一下,它自己就能起来。”我跟着另一位大妈,请教着其中的学问。此时农事已进入白热化阶断,晌午时分,太阳的毒辣已使我卸下了面罩与帽子,专心处理手上的泥土与红薯。顺着根茎,带出更多的红薯。剪断根茎,再除去泥巴,放进筐中。不断地重复,汗珠也不断地滴落渗入到土地里。这才是奋斗中该有的样子,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样子。意识到这一点的我觉得更加满足,埋头奋进,自会走出自己的辉煌。
  一下午的时间都泡在田地里,起身一望,几十筐红薯在太阳底下闪耀着,快结束时大妈们互相喧闹着,比着谁能拿出一根茎上挂得最多的红薯。之前那位经验颇深的“老师”此时正高举着一条硕果累累的红薯茎,涨红着脸咧开嘴笑。农人间的欢愉最是简单,却也最深入人心。
  一身劳累却满心欢喜的劳作,能看到农人间最智慧的沉淀与积累,与在奋斗和努力中带来的幸福……那一次的农间劳作,我看到了太多,也学会了更多;那一次,所有的收获都是我最自豪的见证;那一次,我真的很骄傲!
  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校区九年级江晗姝
  指导老师:葛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