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双11”电影院也上新了
  自国庆档以来,院线电影上新数量寥寥,不过,本周末将有8部新片上映,其中有多部爱情题材影片,且风格各不相同。单单11月11日这一天就有6部,包括由实力派坐镇,权威部门提供真实案件改编的刑侦犯罪片《扫黑行动》,以及聚焦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爱情故事的《叫我郑先生》,都很值得期待。
  现象
  爱情片供给充足这个周末能看到好几部
  在近几周市场相对较冷的情况下,爱情电影《我的遗憾和你有关》率先勇敢上场,该片另辟蹊径,从现实和爱情中的“遗憾”出发,为影片铺上了忧郁无奈的底色,加之对故事细腻朴实的刻画,不少网友直呼“看到自己”“有自己爱情的影子”“好像就是我和她的故事”等等。
  记者注意到,该片定档以来就引发了众多关注和讨论,可见爱情题材仍是可操作性强且始终具有一定观众基础的影片类型。本周多部影片拥有爱情元素,《叫我郑先生》讲述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爱情世界;《天之书》是发生在大漠、地宫里的奇幻爱情;已经于7日上映的《小丑奇缘》则是爱情喜剧片。
  涂们、王真儿主演的电影《叫我郑先生》是今年继《妈妈!》后又一部聚焦阿尔茨海默症的影片,以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对亡妻无法忘却的爱意展开,刻画出相伴一生的挚爱伴侣间的刻骨思念,莫失莫忘的深情无比动容。值得一提的是,该片还是表演艺术家涂们去世后上映的首部遗作。
  点评
  大众对“哭片”已“看累了”
  爱情片需要拓展外延和视野
  近日,猫眼研究院发布《国产爱情电影数据洞察》,复盘近十年来国产爱情电影的发展趋势,分析发现,国产爱情电影在经历两大黄金时期之后,市场总值和单片票房遇到挑战,影片“剧情”“真实感”等关键词受到观众关注,同时提出,市场急需打破“同质化”困局。
  数据显示,前几年,高票房爱情电影的剧情共性是“催泪制胜”,但今年用户已经出现审美疲劳,同类作品已不再被大众买单,从一定程度上讲,大众对“哭片”已经“看累了”,由此反映出观影需求的转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如爱情的展现、结局的设定、片名的氛围等等,都与最终成绩有着直接的联系。
  采访中,有观众告诉记者,“爱情元素绝不是调味品,而是重要的辅料,甚至是一个故事的主要精神动力”,“希望国内的爱情片不能简单地就爱情谈爱情,要元素多样一些。”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要不断拓展爱情电影的外延和视野。
  现象
  《扫黑行动》题材和阵容都亮眼
  “想看”指数最高
  本周末还有一部扫黑题材影片《扫黑行动》,其改编自真实案件,这种强类型又有现实意义的影片正是目前市场最需要的,也是本周新片中最受期待的一部。该片在猫眼专业版数据上想看人数达到17.7万人,为新片之最。
  据悉,电影《扫黑行动》讲述了女大学生离奇坠楼,刚调任到岗的刑侦支队副队长成锐(周一围饰)被副局长杜于林(王劲松饰)安排追查隐情,发现案件与黑恶势力犯罪有关,企业家安亦明(曾志伟饰)被列为重点侦查对象,成锐却被要求尽快结案,谁是背后推手?城市危机四伏,安亦明之妻周彤(秦海璐饰)、经济学教授赵羡鱼(张智霖饰)也身陷其中,真相究竟如何?谁能将隐藏在黑暗中的罪恶一扫而尽,还人民安宁?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是导演林德禄在电影《反贪风暴》系列后,再次携金牌班底打造的力作。2014年至2021年,林德禄先后执导了5部《反贪风暴》,凭借精彩的叙事手法和独特的美学风格,为观众呈现出最燃的扫黑升级大战。
  点评
  扫黑题材火了
  展现打击黑恶势力的决心与气魄
  记者注意到,这两年,扫黑题材影视剧相当火,且大多由中央政法委提供的真实案件改编,展现了国家打击黑恶势力的决心与气魄。去年有电影《扫黑·决战》和电视剧《扫黑风暴》。今年,电影方面,除了《扫黑行动》,还有一部《扫黑·拨云见日》待映。电视剧方面,还有《狂飙》《此心安处是吾乡》《扫黑之拂晓行动》等待播。
  去年五一档,姜武、张颂文等主演的现实题材电影《扫黑·决战》成为“小黑马”,累计收获4.05亿票房。根据中央政法委筛选的真实案例改编的电视剧《扫黑风暴》也成为爆款“出圈”。
  今年待映待播作品也看点多多,电影《扫黑·拨云见日》的导演五百也是爆款剧《扫黑风暴》的导演。张译和张颂文等主演的《狂飙》则是一部黑恶势力崛起的编年史,细数黑恶毒瘤非法生长的升级路。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