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缓解市区停车压力,合肥市城市管理局、市城乡建设局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停车资源开放共享的通知》,全面推进停车资源错时开放共享。到2022年底,国有公共停车场力争按照泊位数20%以上的比例对外开放共享,全市新增共享泊位5000个以上。
全面推进停车资源错时开放共享
现有车位资源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盘活”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举措。早在多年前,合肥就已探索“共享停车”模式。此次,合肥市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停车资源开放共享的通知》,意味着“共享停车”模式进一步升级。
合肥市城管局指挥考核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合肥市便民停车行动方案》关于扩大停车设施供给、推进停车资源共享的要求,结合《合肥市推进停车资源高效利用实施意见》提出的盘活共享停车资源、增加共享泊位数量的目标,该市将全面推进停车资源错时开放共享。
根据工作目标,到2022年底,合肥市、区两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其国有企业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简称“国有公共停车场”)在确保安全、不影响自身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力求按照停车场泊位数20%以上的比例对外开放共享;各区、开发区要建成5个以上共享停车示范项目。
预计到2022年底,全市将新增共享泊位5000个以上;到2025年,盘活共享泊位2万个以上。
共享停车资源纳入平台统一管理
“现在就算回家再晚,也不用担心没有车位了。”家住蜀山区潜山路上某小区的市民程先生提到“共享停车”模式,连连称赞。
原来,今年在蜀山区城管局和南七街道等部门单位的协调下,新华国际广场停车场推出错峰共享停车服务,成功为合轻家园、学府春天等周边小区业主“借”来不少夜间停车位。“车位好找,离家也近,而且收费低于周边停车场月租价,可以说既实惠又方便。”程先生满意地说。
为有效缓解市区停车压力,合肥市鼓励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停车资源,指导各商业综合体开展停车资源共享工作,由合肥城泊提供技术平台支撑,将全市共享停车资源纳入平台统一管理,以片区会员制的方式试点推进共享停车服务。
“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可选择全天开放、夜间开放或特定时间开放。”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合肥停车资源共享以夜间、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为主,既充分利用了停车位,也满足了周边居民的夜间停车需求。
实现各类停车场“一张图”把控
在破解“停车难”的同时,合肥市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向大数据“借力”,实现共享停车信息数据在“合肥停车”APP上场景化应用。
省科技馆停车场,共享时间18:00~次日8:00;西平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享时间20:30~次日9:00……点开“合肥停车”APP,进入“共享停车”子栏目,可看到页面上罗列着参与共享的停车场信息,包括停车场名称、位置、共享时间段和距离用户公里数等内容,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停车场。
“我们以平台为支撑,实现停车资源数据共享,APP内按实际情况将共享资源划入不同的片区,相当于把片区内不同的停车资源整合成一个停车场,车主可在片区范围内通办通停。”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车主的欠费、超时停放等违约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确保共享停车的公平公正。”
据介绍,按照全市停车资源共享“一张图、一平台、一个APP”的模式,参与共享的停车资源信息数据全部纳入智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打通资源数据壁垒,并建立停车资源普查数据库,实现各类停车场“一张图”把控,让共享泊位“动起来”,可实现闲置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缓解市民停车难题。
胡少殊李锡龙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