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许久未去合肥市包河区的葛大店,再次踏足这片区域时,一定会为眼前的景象惊叹——老旧破小的城中村已经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阔的马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绿意盎然的街头公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城市更新的脚步加快,合肥市包河区多个片区的征迁安置、综合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个崭新的高品质城区即将呈现在眼前。
征迁安置圆了百姓安居梦
前不久,周先生一家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淝河镇右岸景苑小区,期盼多年的电梯房终于“圆梦”了。“七月底拿到钥匙,立即开始装修,就想着能尽早搬回来。”周先生说,以前居住的是城中村,设施老旧,“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真实写照。
2017年6月,淝河片区综合改造在葛大店砸下“第一锤”。五年来,片区综合改造共完成征迁面积314.03万平方米,征迁进度条达98%,目前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历经多年大建设发展,当前包河正迎来安置房集中建设和交付期。特别是五年攻坚行动实施以来,该区已建成交付滨湖润园、葛大店幸福城等14个项目、267万平方米,可安置群众约3.3万人。
热火朝天的背后,是百姓对“安居梦”的热切期盼。
郎溪路高架与唐模路交口东南角,绿意融融的安百苑C区已经交付,2082套安置房迎来近10个居民组的回迁群众。黑龙江路与山海关路的西南交口,20多栋楼房拔地而起,金葡萄家园二期(地块一)回迁安置小区建成后,将可安置人口近5000人。
数据显示,目前,包河已完成各类房屋征迁786万平方米,年均征迁量达157万平方米,位居全市城区之首,累计实现61个项目征迁扫尾。尤其是今年以来,圆满保障了地铁5号线、号线、畅通二环西南环等系列大建设项目征迁,骆岗公园征迁大头落地,为合肥大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城市更新改善区域人居环境
淝河片区换“新颜”后,包河城市更新的脚步更快了。紧邻省立儿童医院,“吴家衖”城中村是不少老合肥人的记忆点。一栋栋低矮的自建房在这里集中连片,街巷拥挤,环境逼仄,安全隐患众多。作为二环内集中连片的城中村,这里的发展一直备受市民关注。紧邻城市主干道,背靠罍街公园,城内最负盛名的特色文化街区罍街从中而过……一边是活力四射的商业街区和精致养眼的城市公园,一边是镌刻着岁月痕迹的连片城中村,城市发展的气质在此割裂开来,衍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态。
今年6月,为彻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包河区正式启动吴家衖城中村改造。514户居民,15.6万平方米的房屋开始征迁。与此同时,周边臧大郢、贾小郢等城中村也同步启动征迁。
此外,作为合肥市首批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卫岗王卫片区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片区留、改、拆等工作,同步用3年时间完成项目内各片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目前正有序推进王卫片区拆除重建、整治提升和保留保护等工作,进一步整合优化现状土地空间资源,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彻底改变二环内旧城面貌,让居民享有更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空间。”包河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更新,不仅留住城市记忆,有效改善区域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王卫片区还将打造合肥市首个“TOD+城市更新”项目,加速提升大罍街项目的城市商业能级新格局。
四大空间重塑城市新品质
一辆辆运输车来回穿梭、一台台挖掘机轰鸣作业、施工人员挥汗劳碌……当你把目光投向位于包河的骆岗公园,一批与园博园有关的重点项目正火热推进。
这片方兴未艾的热土,是合肥近年来全力打造的重点片区之一,也是包河区“四大空间”战略的重要组成。
滨湖引领、老城复兴、中部腾飞、乡村振兴……随着“四大空间”战略深入推进,85平方公里滨湖新区基本建成,滨湖已成为全省人口聚集最快、生态环境最优、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区;滨湖卓越城英姿初展,淝河片区脱胎换骨,骆岗中央公园建设如火如荼,明年将举办第十四届国际园博会。
老城复兴精彩纷呈,城市更新步伐加快,2.4平方公里卫岗王卫片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仰光、一环内老城区、周谷堆三大片区正在深入谋划;乡村振兴树立样板,“圩美·磨滩”、沈福文创基地等项目成为亮点,加快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
一直以来,包河致力塑优功能品质,城市综合承载力、辐射力、美誉度显著提升,一个“近者悦、远者来”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加快呈现。徐敏郝梦瑶包育晓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