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追梦正逢时。四年前,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迁入新校、加入合肥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形成了集团化规模化办学,学校办学内涵快速提升;四年后,凭借着全体高小人的不懈努力,摘得合肥市第三批“新优质学校”、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实现借道超车,学校进入最佳发展期。借助经开教育的强劲“东风”,学校正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个在这里的孩子都畅享着成长的幸福。
党建领航立德修身方能“传道树人”
开展“学党史守初心”共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开展党员老师包保“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等活动,关爱特殊学生健康成长……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近年来,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是一所充满现代感的学校,同样拥有着一批年轻、富有活力的教师,这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党员教师。“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管理有序的师德工作体系。
与全体教师签订“教师师德师风和职业行为承诺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按照《经开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活动方案》规范量化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全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大力开展“春燕筑梦”党员志愿者特色活动。不仅如此,还评选出“美丽教师”11人,师德标兵1人,通过广泛宣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如今,学校教师团队成长迅速,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师生获得市级以上奖励900多项;涌现出安徽省最美教师、合肥市师德标兵、合肥市优秀班主任、合肥好人等一批优秀教师。面对党的二十大发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全体教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奋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如期实现,打造经开教育的空港名片。
合作办学“对标名校”加速品质提升
2018年,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迁入新校,委托合肥乐达教育专家团队全权管理,开启了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年来,专家团队对标名校先进管理模式,移植改良、落地推行。全体高小人凝心聚力、借道超车,实现了空港居民圆梦优质教育的华丽蜕变:养成教育初见成效、社团和少年宫课程丰富多样、家校合作和谐共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学成果喜报频传,回流学生实现正增长,办学水平和质量得到周边群众广泛认可,学校进入了最佳发展期。
改变是最难的过程,迈出第一步尤为重要。坚持“塑形象,树信心,求变革,创建优质学校”的工作思路,学校充分挖掘内部潜能,聚焦管理难点寻求突破。
推进二级机构改革,减人增效,打开工作新局面,提高服务效能;妥善实施"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科学核定教师工作量,把师德纳入考核重要指标;出台《加强高刘小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工作重心向教学一线前移,设立年级组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精细化管理;推行安全管理包保制,全面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对特殊儿童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和帮扶。
得益于新的管理模式,全体教职工切换“辛辛苦苦每一天,迷迷糊糊又一年”的传统模式,由追求外部资源配置向赋能自身内涵发展转变。如此,教师的潜能充分被挖掘,把速度提上来,把节奏带起来,家校师生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育并举镌刻高刘学子“特色印记”
在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少年宫,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目前,该校少年宫的葫芦丝、笛子乐队等艺术课程已形成特色品牌。
为了抓住孩子们的“拔节孕穗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坚持“知行合一,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实践平台,打通德育的“最后一公里”,学校每周推荐德育实践活动项目。针对孩子们课外接受艺术类培训机会少的情况,学校在一、二年级音乐课以外免费开展陶笛、巴乌等小乐器通识培训,学校赠送乐器,整年级推进。同时,依托学校少年宫平台,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航模、编程、非遗、葫芦丝等中高级技能班,充分培养孩子们的科技和艺术素养。另外,学校还组建足球、网球、篮球、戏曲、合唱等校级梯队,集中训练,锻炼孩子们的技能。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地,少年宫现已开设了40门课程,活动内容涵盖音乐、体育、美术、科技、传统文化五大类,校内兼职老师26人。
孩子们更加自信、阳光,校风学风持续向好。短短几年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走进新时代,争做好少年”主题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阳光大课间活动一等奖”、合肥市第三批“新优质学校”、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合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十多项荣誉称号,日前,有10名教师被评为经开区“教坛新星”,4名教师被评为合肥市第五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秉承着“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学校正在朝着“让学生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让学校成为崇尚美德、勇于创新、书香飘溢的美丽校园,成为江淮基础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的办学目标坚定前行!
吴化国宋武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学生乐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