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权威发布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三类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更易引发重症
  当前疫情形势如何?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对当前疫情有何作用?什么样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风险更大?11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落细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处置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要根据检测、流调结果做好风险研判,精准判定风险区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米锋表示,要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妥善做好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收治、照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回应和解决。
  各地已成立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
  有记者提问,出台的防控措施目的是为了让疫情防控更加科学和精准,但是当前部分地方的感染者人数在不断增长。很多网民反映,他们比以前被封控的频率更高了,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另外,如何去评估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防控措施对疫情防控的作用?
  对此,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表示,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呈较快发展态势,疫情波及面广,部分地方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风险,一些地方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形势。
  程有全分析,其实近期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不是针对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简单化、层层加码、“一刀切”、忽视群众诉求等方面,有的地方随意扩大管控区域和人员范围、一封了之,有的封控后长时间不解封,有的地方未经批准、动不动就“静默”。当前,各地已成立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并转交给有关地方予以推动解决。
  程有全强调,二十条优化措施,每条措施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证据支撑,应当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针对一些可能的风险环节,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制定了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管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等四个文件,提出了防范应对措施,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到位,就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风险。
  建议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从新冠肺炎临床医疗救治的实践来看,有重症倾向的包括几个方面人群:首先是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因此,有老年人的家庭和养老机构就更应该防范感染的风险,发生疫情的时候,养老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老年人被感染。同时,老年人也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行之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其次是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在临床当中,有基础性疾病,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引发重症的风险更高。这也提示,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基础性疾病的治疗。
  第三,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要尽快加强接种。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加强定点医院的建设,特别是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和多学科诊疗水平,提高重症救治的能力。
  60岁以上老人超九成已接种新冠疫苗
  会上,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介绍,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亿3940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2816.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68%和86.4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8151.1万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742.6万,完成全程接种2356.3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80岁以上人口的76.6%、65.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445.6万人。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现有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的效果。综合央视、新华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