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9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乘专机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启对美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自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马克龙首次访美。路透社报道称,马克龙此访目的是“强调法美友谊”,而不是大西洋两岸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然而在美欧贸易紧张关系持续发酵的背景下,能源危机、美欧贸易补贴纠纷正在撕裂法美关系,以至于美国政客网站报道称,马克龙此行可能是“避免美欧贸易战的最后机会了”。
美国政客网站直言,如果拜登无法就美欧贸易补贴纠纷与马克龙达成妥协,一场跨大西洋贸易战将在所难免,欧洲对美国的补贴竞赛和报复性关税也有可能接连上演。
马克龙此访的另一大议题,是为欧洲争取更低的能源成本。
法新社称,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能源出口商向欧洲供应液化天然气,并从中赚取巨额利润,这让欧盟成员国感到沮丧。有法国官员表示,在对俄罗斯的制裁方面,欧洲遭受的损失最大。
“事实是,如果你冷静来看,从这场战争中获利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因为他们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了更多的天然气,也卖出了更多的武器。”美国政客网站援引欧洲高级官员的话报道称,类似观点已得到了其他一些官员的公开或私下支持。
马克龙本人此前曾多次抱怨美国做法。10月6日,他表示美国将能源原价卖给本国企业,却要法国支付四倍的价格,这不是真朋友该做的事,必须停止。同月21日,马克龙再次指责美国在出售天然气上搞双重标准。
11月8日,马克龙再次表达不满,称美国生产廉价天然气,然后向欧洲高价售卖,同时他们还对部分产业给予大规模补贴,导致欧盟相关产业最终退出市场。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由于美国本土的燃料价格要低得多,政界人士担心,欧盟和国际企业可能会转移业务和投资。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公司上个月称,该公司将不得不“永久”缩减在欧洲的规模。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日前也公开谴责美国在能源上收取天价,并呼吁美国展现更多“团结”。
不过,对于盟友的抱怨,美国似乎并没有发出“展现团结”的信号。
有媒体报道称,在11月中旬的G20峰会上,当欧盟领导人就美国天然气价格问题与拜登交涉时,拜登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欧洲媒体直言,眼下正在凛冬中倍感寒冷的欧洲人已经痛苦地意识到,美国并不会切身考虑欧洲的利益,拜登也并不是他们的真心朋友。
马克龙此行能否改变拜登心意,即将到来的会晤将很快揭晓答案。
而对于美欧分歧愈加严重的现状,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周一表示,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婚姻”很可能以离婚告终。“(美国)无意分享他的收入。相反,他偷走了老伴儿的最后一点积蓄,然后毫无顾忌地塞进了自己口袋。”梅德韦杰夫写道。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