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淮南老艺人岳仁宣:
说唱淮河大鼓书,宣传党的好政策

岳仁宣直播说唱淮河大鼓书。
  12月5日上午,70岁的淮南老艺人岳仁宣在焦岗湖岸边转了一圈,回家后又开始创作他喜爱的淮河大鼓书新词。几十年来,淮河大鼓已成为岳老生活的一部分。现在,他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利用说唱淮河大鼓书宣传“红船精神”,宣传党的好政策、好人好事。
   创作新词宣传党的政策
  岳仁宣家住淮南毛集实验区焦岗湖社区,家门口不远处就是焦岗湖,离淮河只有几公里。读书时,他就喜爱淮河大鼓书,时常说唱一段。高中毕业后,他专门拜师学习说唱淮河大鼓书。
  “淮河大鼓书是一种集说唱演评于一身的曲艺形式,鼓书唱词合辙押韵,唱腔板式多样。这种表演形式贴近群众生活,深受淮河两岸百姓的喜爱。淮河大鼓书2017年获评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们当地上了年纪的曲艺爱好者都能说出几句,甚至唱上几句,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岳仁宣说,他过去说唱的都是老词,现在经常自己进行创作,跟着时代步伐宣传党的好政策和身边好人好事。
  “二十大精神指方向,政府把百姓急难愁盼放心上,安徽10件民生事,一枝一叶暖心房……全国人民跟党走,祝祖国繁荣昌盛更富强。”岳仁宣唱完一段《歌唱10项“暖民心”》新作,称这段唱词是他最近新创作的,当地宣传部门还帮他录制了视频在网上播放,让更多人知道政府关心民生问题。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淮南毛集实验区焦岗湖社区采访时,当地认识岳仁宣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作为一名村民,他为人朴素老实,热情厚道,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群众;作为一名党员,他积极参加村里活动,主动尽责,用实际行动方便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淮南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基层推荐、专家评议、综合评定等程序,岳仁宣入选2022年第三季度“淮南好人”。
   让淮河大鼓书走进校园
  “‘五四运动’争主权,群起反帝反封建;‘红船精神’不能忘,哧咚咚,哧咚咚!……”岳仁宣向记者展示了一段他之前在毛集实验区梁庵小学校表演淮河大鼓书的视频。高亢激昂的大鼓声在校园回荡,学生们认真观看表演。
  “淮河大鼓书进校园,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不仅提升了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更丰富和活跃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梁庵小学五年级(3)班学生石屹说。
  “南湖驶来一艘船,乘风破浪永向前;新民主主义革命结硕果,马克思主义谱新篇……”这是岳仁宣在淮南毛集实验区焦岗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说唱的淮河大鼓书《红船精神放光芒》中的一段内容,吸引了当地40多名群众前来聆听,现场响起阵阵掌声。村民张大爷听过之后深有感触地说:“大鼓书说党史,既让人们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民族自豪感也更加强烈。”
  淮南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毛集实验区曲艺家协会积极响应,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挥专长,宣讲党史。在岳仁宣的带领下,已有15名大鼓艺人参与其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出对党的热爱。同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组织淮河大鼓书走进校园,开展党史教育。“我们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努力使党史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岳仁宣说。 
  被授予“乡村文化带头人”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岳仁宣坚持自编自演,传承非遗文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歌颂伟大祖国,歌颂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6年毛集实验区曲艺家协会成立后,岳仁宣每年都积极参加由区宣传部文化局、文明办组织的,进驻三个乡镇敬老院、社区、乡村义务慰问演出。2020年,他被授予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
  抗洪期间,岳仁宣积极参加市里组织向毛集实验中学、凤台县民族乡中学义演慰问灾民。2020年初在抗击疫情中,他参加了党员抗疫先锋队,自编自演淮河大鼓书《齐心协力战疫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安浩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