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省气象台的“大球”去哪了?
  前不久,市民李先生发现合肥市青阳路省气象台标志性建筑“大球”不见了。是气象部门在维修吗?李先生表示很好奇。此外,他注意到很多气象部门都有这样一个“大球”,这个大球是干什么用的呢?12月6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安徽省气象台雷达站负责人了解到,这个大球是多普勒天气雷达,9月份开始他们对雷达进行了维修。
  “大球”其实是天气雷达
  据了解,李先生看到的“大球”位于安徽省气象台雷达楼。据安徽省气象台雷达站站长朱鹏飞介绍,这个雷达楼上的“大球”,其实是S波段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朱鹏飞介绍,为了接收信号方便,雷达“大球”基本都安装在高高的建筑上。因此,顶着一个“大球”成了很多地方气象部门的标配。安徽气象台的这座雷达为全国同型号雷达第一部,目前在全国共建成运行130多部。
  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大球”。每次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来临前,雷达都会接收到强烈的信号,工作人员根据监测到的回波,判断强对流天气情况。
  朱鹏飞介绍,这个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即时监控天空中各种气象因素、生成气象数据,有效地监测暴雨、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定量测量回波强度的性能,可以定量估测大范围降水,对于防汛抗旱、防灾减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维修工作9月份就已经开始
  这座雷达已经服役20多年,很多设备到达使用寿命。近年来,安徽省气象局陆续对雷达实施了大修及双偏振技术标准统一升级改造工程。
  “这次‘大球’维修是雷达天线罩在更换,其实内部的维修今年9月份就已经开始了。”朱鹏飞介绍。
  雷达天线罩,是该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线罩内部装有雷达天线,用于发射、接收电磁波。雷达接收、处理信号后,可生成用于合肥及周边地区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气象灾害性天气的精密监测和预警产品。
  这个雷达天线罩为何要设计成球体呢?朱站长介绍,雷达的主体信号发射部分——天线是一个围绕圆球中心做不同平面360度旋转运动的锅盖,其形成的轨迹就是一个球形。因此,天线罩才被设计成为球形。此外,雷达天线罩为玻璃钢材质,主要的作用是抗风、防雨,保护其内部的雷达设备正常工作。外观浑圆的球形,不仅可以节省原材料,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风阻、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此外,作为气象部门的观测设备,这个浑圆的球体也有美观上的考虑。
  12月6日,雷达天线罩“大球”已经基本安装完毕,不过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朱鹏飞介绍,本周将更换完天线罩。工作人员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下周开始对内里的各设备进行调试。
  维修期间由周边雷达“补位”
  朱鹏飞介绍,安徽省气象台雷达整个维修工程有望于明年初结束,“明年3月13日,这个雷达有望正式开始业务运行。”
  9月份开始停机维修,明年3月份才能恢复,那么长达半年的空当期,省气象台的气象观测工作怎么办呢?对记者的疑惑,朱鹏飞表示不必担忧:在省台雷达维修期间,由合肥周边阜阳、蚌埠、铜陵的雷达观测数据,作为备份观测资料。此外,当有重要天气过程发生时,安徽省气象台会直接向蚌埠、铜陵天气雷达站发送联防指令,统一指挥天气雷达的联防。各天气雷达站会按照指令要求,进行跟踪监测服务,对省台雷达的工作进行“补位”。吴然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