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是啥样?
  2021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名单近日公示,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鼓楼街道锥子庙社区成功入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近日来到该社区,一睹这个示范社区的风貌。
  投入人力物力防灾减灾
  鼓楼街道锥子庙社区地处六安老城区,管理人口1.1万人,辖区基础设施相对老旧落后,且人口较为密集。记者近日来到该社区走访,刚到社区服务中心门口,就发现车辆井然有序地停放在标线内,门前的地砖也都干干净净,还立着一个烟头收集桶。走进社区接待大厅,发现里面也十分干净,地砖上贴有“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的防疫标贴。工作台前壁设置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点”,服务项目一目了然。工作台内的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见到有居民前来办事,立即打招呼热情接待:“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记者四处观察发现,社区服务中心内部空间布局十分紧凑,有摆放整齐的小型书屋、有插电即用的健身器材、有简易器材组成的科技展台,还有物资储备库房等。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各种规章制度,包括社区综治、双拥工作、应急处置、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综合减灾的宣传材料比较丰富。
  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杰介绍,仅辖区百花月亮湾一个小区安装消防灭火器就投入了5000元经费。李杰说:“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广泛宣传,争取辖区广大居民的配合,辖区相关企事业单位也给予了很多有力的支持。”
  随后,李杰还带领记者参观了社区应急减灾储备库房,里面整齐堆放着许多应急救灾物资包,还有灭火器、铁锹、担架、手电筒、应急药箱等,“储备了这些物资,我们社区广大居民就多了一道防灾减灾的保障。”
  然而,仅仅有物资储备还是不够的,提高和强化辖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防灾减灾技能更为重要。李杰介绍说,社区为此先从健全组织入手,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社区的一个常设机构,下设宣传指导组、安全保卫组、抢险抢修组等5个执行小组,常年有效运转,形成灾前灾后社区指挥体系,确保遇事指挥体系发挥正常功能,有效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其次是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灾自救意识,通过社区便民网站、电子显示屏、组织专场文艺演出、进门入户交流访谈等形式,普及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我们还在辖区小学、幼儿园开展了防震应急演练,在菜市场等人流较多的地方设置宣传台,培训防火灭火知识,这些年我们社区采取了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李杰说,通过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推动社区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与进步,真正把锥子庙社区建设成和谐平安、美丽祥和的居民之家,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不辜负上级政府和广大居民的殷切期待。
  随时处理社区疑难杂事
  就在李杰向记者介绍社区相关情况时,一位社区居民来反映问题,称因装修单位不慎,坠落物砸坏停放在楼下的几辆汽车引发赔偿纠纷。听了该居民的诉求后,李杰立即给予了回应,答应尽快组织施工单位、受损居民和司法人员一起坐下来协商处理。该居民得到答复后满意地离开社区。“每天来社区反映问题、要求处理疑难杂事的居民都有十多位,夜里十二点也经常有人打电话找我,所以社区工作十分复杂和繁琐,而我们社区总共才18个人,对此社区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大家都会尽力去处理,为居民们做好服务工作。”
  在该社区所辖的百花月亮湾小区,记者了解到,该小区刚刚经历过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干净整洁,楼房墙面、道路、绿化等都焕然一新。
  “我们小区改造得比较好,过去脏乱差,现在不一样了,住着舒心多了,生活设施配套得也好,都很方便。”在小区里散步的刘姓居民告诉记者。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窦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