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陈家桥带着《红星闪闪》做客徽派;三年后,他又带着包括《红星闪闪》在内的《时代三部曲》再次来到徽派。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创作周期,陈家桥直言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个挑战。日前,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家桥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直播,他坦言,自己在创作《时代三部曲》时,仿佛又回到了刚开始写作之路的时期,希望小说写作更有意思一些,形式感更强一些。
还原历史 用自己的方式接近父辈
徽派:三年前您带着三部曲的第一部《红星闪闪》来做客,现在三部曲全部完结了吗?
陈家桥:2019年带《红星闪闪》来做客,非常愉快,一晃三年过去了,现在《时代三部曲》包括《红星闪闪》《山河人间》《春和景明》全都出齐了,所以很高兴带着三本书来和广大徽派的观众见面。
徽派:除了出版的时间,听说创作的时间跨度也挺长的?
陈家桥:这三本书出版有三四年时间了,因为有个周期,从确定选题到出版社组织出版到面世。说到创作时间那更长,作家写作一般都要先酝酿,准备材料,动手写,修改,一共算起来的话,有13年的时间。实际上我想说,我最早写《红星闪闪》的时候,没想到会组成三本书,我是想把早年外祖父当红军的事写下来,是个引子,后面慢慢铺展开来,才想到去全面反映过去一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时代变化。
徽派:挑战比较大的是哪部作品?
陈家桥:确实是很大的挑战,特别是第二本《山河人间》。我要写我的家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大建设时期,那些主要人物算是我的父辈,都和我的交集很深,都和我的成长背景有关。那是个特别火热、激情,同时物质上特别匮乏的时代,想还原那个时代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写的时候我找了很多资料,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父辈,希望自己去深刻地理解父亲,这是小说很重要的内容。
内容第一 也要允许形式上的创新
徽派:13年的创作周期,对您的表达会有阻碍吗?
陈家桥:写小说确实是个技术活。我小时候,印象特别深,家里孩子多,衣柜不够,父亲就找个木匠来我们家打大衣柜,我就观察那个木匠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把衣柜做出来,两三个礼拜在我家里吃饭。作家写一篇小说,尤其是写一部长篇,也是一样的,在相对比较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部作品。但是如果写一部大的作品,尤其是三部曲这样的作品,某种角度上讲,很难在一个比较封闭的时间内写完。因为它是三个作品,它有跨度的。但是13年,人在具体的生活当中是会变的,他的想法会变,态度会变,计划也会变,这确实对作家是一种考量,你必须维持作为创作的主体,连贯性,写作风格相对比较固定,比较有标识,以使你的文气不断。
徽派:刚刚说到表达的形式不太一样,比如《山河人间》是书信体,《春和景明》是口述,您的考量是什么?
陈家桥:人到中年,个人记忆的累积会促使你往回看,像我二十几岁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充满了对写作的野心,还有别人贴上的先锋作家的标签。实际上我们的先锋写作不是上世纪80年代那种余华、苏童的写作,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前卫的、自由的、具有开拓性的,在文体上有些变化的。到我三四十岁开始写《时代三部曲》的时候,实际上我又找回了刚刚踏上写作之路的写作想法,还是想把小说写作变得有意思一点,形式强一点。有时候形式的变化,叙事方法的变化,会带来内容的某种触动,会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上的一些新的变化。历史已经过去,但是讲述历史的方式是可以创新的,在我们这个相对包容开放的时代,允许这种尝试和创新。
徽派:三部曲是主旋律作品,跟先锋作家的表达有矛盾吗?
陈家桥:确实是的。这三本书是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要写和人民相关的,气息很强的作品,同时我又是先锋作家,比较注重叙事方法和突破的。三部曲也入选了很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艺工程,主流作品普遍受到社会的关注,作家的写作肯定要保持写作的个性、态度和观念,如何同主旋律的要求、题材和表达内容的统一。形式大于内容一直被批评,任何一个文艺作品,最终决定它的好坏的是内容,即使是主旋律作品,看小说,看的是审美、思想和阅读感受。
投入人群 要和更多的人站在一起
徽派:作家也面临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情况,像去年《人世间》大火,您怎么看?
陈家桥:文学作品影视化,这是个大课题了,坦率地说,大部分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改编,因为会有更大的受众。但有些作品适合被改编,有些不适合,《红星闪闪》出来以后,也有影视公司来接洽,他们说可以改网剧。我就问,改电视剧不可以吗,他们说口述体很散,而网剧是单元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后来他们跟某网络平台去谈,之后跟我讲,会找人改出三集样板,最后就没下文了。《山河人间》,确实是正在谈的,和电视台,有望把它改编成年代剧。
徽派:现在还有那么强的表达欲望吗?
陈家桥:可能会先停一停,当然还会继续写。人到中年以后,确实需要稍微停顿一下。不知谁说的,人一快,好多东西就错过了。快和慢,需要人在不同的年龄做不同的调整。慢下来,也很好,可以思考一些事。我准备回六安再好好转一下,家乡变化很大的,想看看那些乡亲现在是什么表情,对生活是怎么看的,毕竟匮乏和穷困过去了,人不停地往前走,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作家失去对现实的关切,没有投入人群,丧失这一点是不好的。你总是要和更多人站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要构成别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参与生活的整体,不要被甩在外面,到人民中去,讲的就是这个,不能当成空话,当成口号,要变成实际的,和自己职业写作有关的,就是要去接触他们,和他们谈话,这都是很好的。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