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2日公告,12月13日零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
信通院公告称,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零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通信行程卡”上线于2020年3月6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推出,为全国手机用户免费提供查询服务。用户打开微信小程序“通信行程卡”,填写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就可获取本人过去14天内停留4小时以上的到访地行程证明;根据停留情况,获得绿色或红色的通行卡。
2022年6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当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行程卡带星号,表示该用户过去14天行程中存在包含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澄清,星号和用户个人健康状况无关,仅作为包含中高风险地区城市的提示标志。
7月8日起,通信行程卡查询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事实上,在取消“星号”标记后,健康码仍有诸多功能可以限制持有绿码的居民“绿码通行”,如通过弹窗或在页面展示红色感叹号提醒“曾到访过中高风险区”等。
通信行程卡和健康码均为“数字抗疫”时代的产物。随着“新十条”提出“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健康码在诞生近3年后逐渐退出居民的日常生活。
数据显示,我国已有近9亿人申领“健康码”,使用次数超600亿次。综合新华社、央视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