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寻找民族教育的“原点”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创办于1958年8月,2001年9月开始承办内地西藏班,成为合肥市民族教育的金字招牌,也是“学在合肥”的一张闪亮名片。近日,笔者陪同市教育局领导再次走进具有浓郁民族教育特色的合肥三十五中,又一次感受我省规模最大的汉藏合校特有的教育魅力和人文风采。
  在这里,感受学校特色发展的喜人成果。在合肥三十五中,感受最深的是“红石榴”校园文化,即形成以“构建石榴果似的成长共同体,弘扬石榴籽样的团结精神,实现石榴花般火红的报国梦”为主要内涵的“红石榴”学校文化。校园栽植350棵石榴树,创设“红石榴”文化的视觉标识系统,开展以“融”为主题的校园楼宇、廊亭、场馆、路道等主要教育设施的命名,绘制“红石榴”课程结构图谱,开发系列“红石榴”校本课程,开展“红石榴”系列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该校浓郁的民族教育特色校园文化,不正是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的喜人成果吗?近年来,合肥二中艺术教育、合肥三中手球运动、合肥四中“和美”文化、合肥七中“科技”文化、合肥十中“海航”文化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展现了合肥市普通高中坚定不移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的累累硕果。
  在这里,感受教职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近年来,合肥教育教学成绩有目共睹,基础教育精品课、教学成果奖获奖率在全省遥遥领先,不仅是学生“拼”出来的,还是广大一线教师干出来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合肥三十五中100多位教职工连续坚守学校60余天,舍小家为大家,守护453名在校西藏学生,谱写了一曲“疫魔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护藏生”的民族团结赞歌,令人感动。不禁让人想起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合肥老师的身上不正生动体现了老西藏精神吗?广大一线教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让我们看到合肥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在这里,感受到了老师们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合肥三十五中最重视“家”的营造,这里的老师都是学生的“家长”。因为西藏班的孩子们远离家乡,他们中有的从小学毕业就在内地班上学,从小就与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有的学生一年才能见到父母一次。8年来,该校顾晓惠校长几乎每天住在学校,陪伴在孩子身边,每年大年初一、藏历新年等重要传统节日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欢度节日。这里的每一位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该校老师常常被西藏班学生称为“合肥好阿爸、好阿妈”,被雪域高原的家长赞颂为“最美守护者”。让学校成为“爱”的天堂,让爱为学生成长赋能,这不正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吗?
  在合肥三十五中,我们找到了民族教育的“原点”——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石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