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13版
发布日期:
合肥经开区
释放“战新”动能,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每一个城市立面都缔造着一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走进合肥经开区的“产业版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主体大楼在阳光下闪烁着极具现代感的一抹蓝,玻璃幕墙在光影交错间折射出生物医药产业的万千景象;“产业版图”西北角,安徽首个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一座座极具现代工业美感的厂房下,是经开区抢制新能源汽车领域制高点的决心;而另一侧5平方公里的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已经拔地而起,数十个集成电路产业链配套项目相继落户,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产业集聚,平地生风。近年来,合肥经开区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3+6”产业体系重塑新优势。通过推进补链强链,靶向体系培育,这里的产业集群正为高质量制造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夯实服务平台,打造“强筋壮骨”的战新推进器
  初冬时节,行走在合肥经开区宿松路,远处一座灰蓝色通透玻璃立面大楼,在阳光下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十余条银灰色简洁的纵向线条勾勒,形成整齐的序列感,勾勒出富有现代感的品质立面。楼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红色字依次排开。楼下,实验室、孵化中心、公共技术平台、行政办公等多个楼体依偎而建。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高能级研究院之一,明年1月,大健康研究院正式完工并交付使用。
  “自去年挂牌后,我们院紧密布局推进细胞药物、大分子药物、靶向药物等6大支撑平台建设,目前已全职引进16个高层次科研团队,汇聚起超40人的全职研发和技术人员队伍,在抗体药物、细胞治疗药物以及微生物药物等创新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王育才介绍,该院以满足生命科学、人口健康、疾病防治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主框架为“1+8+N”模式,即建设1个公共技术平台、8个研究所和若干个联合研究中心。
  王育才是中国科大生医部教授,也是大健康研究院孵化出来的生物医药企业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得益于大健康研究院布局的六大研发平台和灵活的创新机制,中国科大的技术团队联合武汉病毒所联合攻关,研发出了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型mRNA疫苗。据悉,这是国际上最新的疫苗技术,对新冠病毒的保护率可高达95%,即将进入临床阶段。同时,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肿瘤疫苗和流感疫苗也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在合肥经开区,像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样在原创药领域有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合肥经开区在省、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引领下,着力建设产业高能级平台,还建成创新创业园、天智航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天海路医疗器械产业园和合肥医药健康产业园等园区,倾力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医疗器械特色集中区和医药服务总部集聚区。
  构筑产业高地,拉动“走向未来”的经济增长极
  从合肥经开区一路向西北驰骋,11平方公里平野之上隆起的产业高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头顶,一架架飞机呼啸着起飞降落,音浪巨大;眼下,数百名工人奋战在建设一线,热火朝天。5.6万吨钢结构制作的绿色厂房整齐划一,一块块银蓝色光伏太阳能板平铺在厂房屋顶上熠熠生辉,现代化绿色环保的城市立面一览无遗。就在12月12日,蔚来第30万台量产车在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内下线,再一次印证了园区在合肥经开区战新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从蓝图落笔之初,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一举一动就备受关注。短短一年多时间,一个年产100万辆智能纯电动汽车的智能制造区在合肥经开区新桥科创示范区正式起航。“未来,这里将围绕着智能纯电动汽车集聚一条完备的产业链,合肥经开区也将成为中国智能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中心,并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竞争中争抢领先身位贡献力量。”新桥科创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蓝图并不只体现在规划上,也正在合肥经开区核心土地上徐徐绘就。今年4月,蔚来第20万台量产车下线;6月,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台白车身下线;月,蔚来电驱动一期项目建成投产;12月,大众安徽整车基地预批量车下线……在蔚来汽车、大众汽车等一批产业龙头带动下,合肥经开区在新能源赛道上火力全开。
  “今年1~10月,经开区实现新能源整车产量11.2万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372.4亿元,在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产业规模仍实现了快速增长。”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该区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初步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76家,正在向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快速迈进。
  集聚产业链条,释放能量集聚的工业“强磁场”
  步入空港国际小镇创展中心,透过落地窗,眼前宝教寺湖澄澈的湖水与如茵草地,在阳光下美不胜收。地下,有看不见的海绵城市系统;地上,有看得见的高颜值生态景观,一个蓝绿交织·水城共生的城市立面顺势而出。小镇一侧,5平方公里的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已经拔地而起。截至目前,新桥科创示范区累计落户集成电路项目33个,总投资1903.6亿元。
  “选择落地合肥经开区新桥,一方面是靠近客户,方便出货,另一方面因为新桥聚集了很多配套的供应商。”合肥鑫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内有不少集成电路设备研发、材料研发的企业,产业协同聚集效应明显,企业成本得以节约。据悉,该公司曾为世界各大存储器厂商产品做封测服务,也是苹果、三星、华为手机存储芯片封测的主要基地之一,在DRAM封测领域保持业界领先。“未来,通过我们的服务,将保障辖区企业的存储产品在封装测试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为保障国产化存储产业的良好发展作出贡献。”
  以开悦半导体、北方华创为代表的半导体装备项目;以鑫丰科技、合肥沛顿为代表的半导体封测项目;以合盟精密、三越真空为代表的半导体零部件及材料项目;以奇川科技、华海清科为代表的半导体配套服务项目……如今,新桥科创示范区集成电路产业链条遍及制造、封测、装备和材料领域,规模持续壮大,一个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正在悄然崛起。
  “包括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在内,近年来我们全力建设合肥智能科技园、智能科技园(南区)、信创产业园等6个科技园区,目前已经汇聚集成电路企业77家。”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汇聚、产业集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该区锚定“一区一基地”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走出共赢之路,拓宽绿色低碳的产业生态圈
  在合肥经开区东侧,有一个天然“绿肺”南艳湖。高处俯瞰,一条狭长的中堤贯穿于湖之中,两侧的水面保持着最原生态的模样。飞鸟拂过,水面波光粼粼,清波荡漾。从凌晨至傍晚,络绎不绝的游客和市民在此休闲散步。
  一湾湖水,映射出生态经开的城市立面。而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合肥经开区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的结果。今年11月,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合肥经开区等8家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这是合肥经开区继获评首批“低碳工业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和“绿色发展最佳实践园区”后,又一重量级国字号绿色名片。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产业发展也要追求“绿色”。目前,合肥经开区内燃煤锅炉已经全部淘汰,天然气锅炉也全部实施低氮改造。园区内多个企业降低能耗强度,使用秸秆等生物质燃料。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采用光导照明、光伏发电和太阳能蓄热,并网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已经达144.65MW。
  得益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该区产业结构生态化全面推进。近年来,合肥经开区坚持“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思路,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战新产业加速崛起,形成“3+6”产业体系,除了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布局引领性的绿色低碳战新产业外,不断发展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终端、快速消费品、公共安全六大主导产业。“这些年我们大力引进核心配套企业,积极促进企业、行业内部及相互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实现水和废物减量、再用和循环,构建了17条生态工业链条。”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透过绿色的经开样本,一个低碳生态的“科创开发区”渐行渐近。奋楫新征程,合肥经开区将继续坚持在省、市级层面统筹规划下,以赶超奔跑、追求卓越的奋斗姿态,培育发展产业新动能,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争做代表合肥参与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何鹏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