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新安晚报》创刊三十周年特刊获多方好评
一份新闻纸,正带着信心奔向春天
  12月16日,《新安晚报》推出100版特别报道,迎接即将到来的创刊三十周年的日子。特别报道分为“生命力”“硬实力”“战斗力”“影响力”“创新力”,多角度、全面地回顾了《新安晚报》创刊以来历程,传承了新安精神,凝练了新安文化,呈现了新安精彩。此次特刊,不仅在报纸上刊发,还在安徽网、大皖新闻客户端上,以专题形式呈现,并且用微博、微信、短视频、海报等多种方式推出,进行广泛传播,引起了很大关注,获得多方好评。大河报副总编辑郭传廉:
  祝新安同仁皆安好,愿大皖新闻共徽章
  三十而立的“三十”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个节点,是人生经历或事物成长的一个重要节点。“立”有取得成就、创造辉煌的意思。
  新安晚报创刊30周年,在特别策划中演绎出“三十而力”一词,一字之变,大有深意。它既展现了曾经的成就和辉煌,也昭示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大江有源,源无尽而流不息。新安人曾经登上安徽新闻界纸媒时代的一个高峰,在依托网络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时代,相信新安人依然能够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谱写出媒体融合“大江唱皖”的壮美新曲。
  祝新安同仁皆安好,愿大皖新闻共徽章!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罗锋:
  一份新闻纸,现在正带着信心走向春天
  数字新闻业的崛起及由此带来的“液态”媒介生态,给予传统报刊的当下转型以巨大压力,坦率地讲,普遍“不安”的情绪在大多数编辑部弥漫。于是,大多数媒体一个猛子扎进新媒体的“江湖”,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得一杯羹。历史,如此厚重又意涵丰富的字眼,对于处在急剧转型中的媒体而言,已无暇顾及。但偏偏有的媒体,“不合时宜”地珍视历史,回望来时路。
  12月16日,《新安晚报》迎来创刊30周年的荣光时刻。对于一份报刊来讲,30年并不算长,但对于《新安晚报》来讲,意义却非同寻常。这不仅仅因为它在安徽新闻传播史上开创综合性都市报的历史先河,也不在于它曾五次问鼎中国新闻奖以及以巨大勇气魄力推出暗访纪实栏目,在根本意义上,是因为这份报刊深嵌社会生活的肌理当中,从微观视角,细致入微地记录下了处在急剧变革当中的城乡印记。毫不夸张地说,《新安晚报》参与到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书写当中,并以其具体的新闻实践赋予这份历史长卷以独特的“烟火味”。某种程度上,它是安徽版的《光荣与梦想》。
  当一份创刊30周年的报刊推出难以想象的100版时,今天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也终将变得意义重大,值得怀念。这样的回望与梳理,绝非对于往日黄金年代的留恋。什么样的时代最终也都取决于新闻人自身的努力。数字新闻业时代,新安人依旧能创造出带有自身浓厚印记的新闻篇章。跨越30年的历史界线,《新安晚报》正带着信心走向春天。肥东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李燕红:
  献给《新安晚报》的一份感激
  我是《新安晚报》的一名忠实读者。每年,我都会订阅一份。欣闻该报创刊已经整整30周年,屡获殊荣,五次登上中国新闻最高领奖台。可喜可贺!《新安晚报》是安徽都市报第一品牌,秉持“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的办报宗旨,精品办报,涉及国内、国际、民生、教育、文娱、特刊等内容,忠实记录全省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在工作之余,一有时间,我就会翻看《新安晚报》,看看报纸上那些有趣的事儿,关注热点民生,提升自己的认知,拓宽自己的视野。
  新闻是生活的再现,作品是思想的表达。新时代新理念,全媒体融合发展下的《新安晚报》,追求多元素和两微端高效快捷的宣传方式。现有的记者和编辑都是年轻人,有学历有才华,朝气蓬勃,富有活力,对工作有激情。写出的作品力求思想深刻,品位高雅,引领风尚,意境深远。新闻采访为民而呼,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和舆论的引导性。
  《新安晚报》作品以思想性、知识性、生动性、艺术性、公正性赢得广大读者们的信赖和深深喜爱。《新安晚报》是我学习的重要源泉,她的确带给我许多的愉悦和知识。有的时候,遇到好的段落和文章时,我会用专门的笔记本摘抄保存下来。今后,我会继续关注她。祝愿《新安晚报》创刊30周年生日快乐!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