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蓦然回首,岁月留香
——《朝花夕拾》读后感
  蒲公英随风零落,散落天涯。朝花夕拾,拾起的是一朵花儿的盛开与凋零;拾起的是一段内心的青春之旅和真诚独白;拾起的是从未忘记但终于老去的过往。
  ——题记
  喜欢阅读,喜欢鲁迅,喜欢《朝花夕拾》——美丽又哀怨。
  童年的鲁迅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可爱孩童!
  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吗?百草园是他玩乐的圣地,是他对自由的向往。我们仿佛跟着他,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溜进百草园,翻砖,玩耍,捉蟋蟀,采摘野花,品尝野果……“三味书屋”则是他的学堂,鲁迅先生在那里早上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过着“乏味”生活……所有的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纯真无邪,令人回味。
  少年的鲁迅是个爱看连环画、喜欢听故事的人。
  还记得《阿长与<山海经>》里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吗?即使对长妈妈踩死隐鼠充满了恨意,但对他而言她仍是亲近亲切的,就是这个目不识丁又封建迷信的乡下妇女,买来了他日思夜想的“三哼经”,别人没有做到的事,她却做到了,更加突显了长妈妈善良、淳朴的秉性。斯人已逝,全文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作结,以此表达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
  青年的鲁迅是一个居安思危、思想先进的智者。
  还记得《藤野先生》里“看电影”的情景吗?当他看到中国人被日军枪毙,“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的时候,身处异国他乡的他眼看着中国留学生的堕落倍感寂寥。本想求得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不想却见到一个个“将头发盘起顶得学生制帽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的学生,仿佛唯有那样才能宣告自己是“清国留学生”。
  原来,当年的留学生活是这样的,当年的鲁迅一定很痛心悲愤吧……他对守旧势力的嘲讽和抨击,让我们对他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有了更深了解,让我们多了责任和担当。回国后的他以笔作武器,不断发表文章激励当时的有志青年团结起来,救亡图存。
  他,从一个早年丧父的少年,逐步成长为去日本求学,立志科技救国、不断追求理想的勇者,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真诚!这份体验足以洗涤我们浮躁的心灵。我们更应好好珍惜当下!晨香舒墨,卷白如雪。童年已逝,未来已来,珍惜读书时光,踔厉奋发,待到我们长成归来“夕拾”那一刻,必定温暖依旧!
  淮南市第二十中学八(4)班李宇晗
  指导老师:孟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