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成长。自2003年创办之初,合肥市杏林小学便遵循着“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优质学校→品牌学校”的创建路径,走出了“快乐教育”这一特色办学之路。在“快乐教育、快乐成长”的特色办学理念引领下,一跃成为广受赞誉的庐阳北门地区名校。
营造快乐课堂 享受学习乐趣
自编校本教材《杏林小篮球》,将篮球课排入课表,每班、每周一节篮球课。据校长唐玥介绍,一直以来,合肥市杏林小学十分重视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在“快乐教育、快乐成长”特色办学理念引领下,立足课堂,先后开设了人文、科技、艺术、体育等四大类30多项社团及校本课程,篮球、舞蹈、体育艺术2+1已成为杏林小学教体结合的三张亮丽名片。
快乐学习,课堂是关键。快乐课堂,有效是根本。作为全国首批“经典诵读”实验校,杏林小学在加强教学研究、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之外,还大力推进课外阅读和经典诵读实验,并通过“书香少年”以及“书香家庭”评选、读书节等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热情。近年来,学校又在研学活动中首创课程化,打造独具杏林特色的研学“乐”课程,将课程体系分为“乐动”“悦纳”“阅思”三大模块。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边玩边研,在轻松快乐体验的同时收获知识。
与此同时,杏林小学严抓教学常规,使严谨的常规制度和治学态度成为常态,同时遵循儿童心理规律,改革评价体系,为“快乐学习”提供保障。……从学校到班级、到小组、再到不同类型的学生,学校层层有标准,处处有要求,人人有绝招,形成了特有的“快乐评价体系”,杏林学子“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品格逐步铸成。
打造快乐活动 收获缤纷生活
为期一个月的“感恩教育”,增强了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责任感、使命感;“节能环保周”活动时,孩子们把亲手缝制的小布袋当作礼物送给妈妈。在合肥市杏林小学精心设计“主题教育周(月)”系列活动中,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2003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举办文化艺术节,并将5月份作为“艺术月”。长久以来,艺术节为杏林小学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一直以来,“快乐活动”都是杏林小学“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学校还通过跆拳道、管弦乐、戏曲、灯谜活动等个性化课程,让孩子全面发展。多年来,学校的篮球队、啦啦操队等团队参加了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了骄人成绩:2014年,舞蹈《我是红领巾》获全国舞蹈第286次比赛一等奖;2016年,跃乐baby健美操队获得第五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小学混合组特等奖;2017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第三名;2019年,男子篮球队第一次实现合肥市篮球比赛“双冠王”,继而实现安徽省的“双冠王”。这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是快乐教育的最好证明,带领学校特色教育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极限。
推进快乐教研 提升专业成长
学生快乐的背后是教师成倍的艰辛和付出,如何让教师同样获得成长的快乐?杏林小学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逐渐形成了以案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开展了主题+专题的“双题式”特色校本教研活动。
近年来,学校将“我的课堂我思考”作为校本研究的主题,聚焦课堂,开展相关的研究;同时,围绕主题找问题,每学期由老师们自主确定焦点专题进行短期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学校在研究中发展,“自主教研”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自2019年,学校语文组、数学组、体育组先后成功立项了省级电教课题和省级规划课题,其中语文、数学的省级课题已成功结题。课题组的老师们自觉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既为课题研究的成果通过实践、应用得以丰厚,又有效地提高了日常的教学效果,真正起到了教-研相长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加速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如语文课题的负责人——刘洁主任,在学校省级课题顺利结题之后,积极总结经验,参与了庐阳名师团队的课题研究,并在2022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得了安徽省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早在2006年,杏林小学就启动了校内“青蓝”工程,近年来又与“区名师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结对,通过开展徒弟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在“杏林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结出累累硕果:众多教师获得区教学大赛一等奖,区“教学能手”等;多位老师登上全国、省、市级教学评比领奖台。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区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先后荣获“合肥市特色学校”、“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合肥市红领巾示范校”等几十项荣誉。
给孩子快乐的自我,还教育永远的快乐!今后,合肥市杏林小学以“快乐教育”为帆,破浪前行,将孩子们送往快乐成长的彼岸。唐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