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去医院门诊就医这些防护得记住
  近期,我省各地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持续攀升。统计数据显示,12月8日~19日,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已累计接诊44.65万人次。现在去发热门诊挤不挤?怎样避免交叉感染?12月21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安医大一附院,和许多三甲医院一样,这里的发热门诊日均接诊数剧增。
  发热门诊接诊量突破千人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安医大一附院绩溪路院区。记者注意到,发热门诊相对独立地设置在医院外部一幢小楼内,儿童和成人分别有不同入口。在发热门诊入口处,两位家长抱着孩子站在暖阳下候诊。“孩子爸爸在里面等着叫号,我带孩子在外面等着,防止交叉感染。”其中一位家长说。
  “发热门诊接诊量在12月18日达到高峰,儿童和成人总计突破了千人,其中成人700人次,儿童有200多人次。”安医大一附院发热门诊副主任、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殷俊告诉记者,近两日门诊量有略微下降,但咳嗽加剧、高热三天以上的患者明显增多,少部分患者出现气促的情况。从就诊人群来看,成人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以年轻人为主,孕产妇就诊量近期有所增加。
  “针对发热门诊人数剧增的情况,我们把原来的留观病房改造成诊室,从全院调集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来到发热门诊坐诊,经过系统培训后上岗。”殷俊表示,针对药物紧缺的问题,他们把药分成小包装给病人使用,确保让更多患者得到急需的药物。
  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升温”
  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增多的情况,为避免交叉感染,中国科大附一院互联网医院开设了“发热咨询”门诊,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老年医学科、急救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肾脏内科等学科的26位医生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仅12月20日当天,中国科大附一院互联网医院问诊量近2000人次,其中发热咨询、药物咨询等涉及到新冠肺炎的问诊量达800余人次,占40%,单日累计处方118人次。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发热门诊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暂不能开具发热、咳嗽类用药;其他专科门诊的线上问诊可开具专科药品处方。
  近期,安医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人数也在不断刷新记录,高峰时期每日在线患者人数达2000人,其中发热门诊达700余人,就诊患者主要是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该院互联网医院“发热咨询”门诊主要适用于以下患者:有发热或伴有呼吸道症状等患者;无严重基础性疾病患者;无症状或轻症等暂无必要来院治疗患者。如果属于危急重症患者,建议立即到院治疗。此外,该院互联网医院“发热咨询”门诊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暂不能开具发热、咳嗽类用药;方便门诊和其他专科门诊的线上视频问诊可开具专科药品处方。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51家互联网医院都开通了网上发热门诊,为出现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居家患者提供在线咨询、诊疗、处方开具、药品配送、居家医学观察指导与健康评估等服务。出现发热等症状患者优先通过互联网医院网上发热门诊进行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相关诊疗服务,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去门诊就医要做好双向防护
  在发热门诊就诊时应如何做好防护?如何避免在就诊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费广鹤建议,市民可提前咨询社区或打12345,掌握就近发热门诊位置及开诊情况(儿童需去设有儿童发热门诊的医院)。患者前往发热门诊或返家途中应尽量使用私人交通工具,点对点直达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
  到达发热门诊前正确佩戴好口罩,最好是侧风向排队等候,全程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或外科口罩(符合YY0469-2011)。尽可能不触碰交通工具的扶手、把手等区域,如确需接触,应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及时做好手卫生。
  在就诊过程中做好双向防护,既要防止别人把病毒传染给自己,也要防止自己传染他人,就诊时注意保暖(佩戴围巾、帽子等),随身携带纸巾、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等个人用品,避免与他人聚集接触交谈,注意咳嗽、打喷嚏礼节,随时保持手卫生,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费广鹤提醒,要明确了解自己病情及相关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目前体温及最高体温、抗原检测结果、服药及家中备药情况。到发热门诊或诊室就诊时,理解和遵守医疗机构发热患者诊疗流程和规范,接受工作人员引导,提高就诊的效率及安全性。
  进入发热门诊或诊室就诊的发热、呼吸道等症状的患者需进行抗原检测,对于抗原检测阳性的,如无需住院治疗,且符合居家治疗条件的,可在开具药品处方后居家治疗,不再进行核酸检测。如经医生判断需住院治疗者,还应进行核酸检测,按照分级分类收治原则住院进一步治疗。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