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今起,全球首架C919开启验证飞行
  12月26日,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即将开启100小时验证飞行之旅。顺利完成验证飞行后,首架C919有望最早于2023年春满足民航局规章要求,投入商业载客运营。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飞机,C919经历了哪些考验?
  有望打破市场垄断格局
  2007年,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正式立项。历时多年,一步一脚印,“大飞机梦”正在逐步实现。
  长期以来,全球民用大型客机市场一直被波音和空客垄断。随着C919的交付使用,全球民用大型客机市场的垄断格局有望被打破。
  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表示:“预计在未来二十年里,中国的飞机增加一倍,全球的飞机也大概增加一倍。在这种增量的情况下,完全能够容纳我们第三家、第四家的市场,市场是合作共赢的,我们的客户也需要有更多的选择”。
  11月8日,C919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进行了飞行表演。这次精彩亮相,也为它迎来了300架的订单。截至12月12日,C919已累计拿下国内外28家客户的1176架订单。
  探索自主创新之路
  大飞机是高端制造业的标志,产业链条涉及国内100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近30万产业人员。
  C919的研发实现了163项关键技术突破。多项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使得C919商用交付后,有望引领国产高端制造产业的崛起。
  在外形设计方面,不同于传统飞机的6块风挡玻璃,C919只用了4块,并采用了曲面设计。这能为飞行员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更流畅的机头线条能帮助飞机减少空气阻力,让飞机更省油。
  不仅如此,C919还配备了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超临界机翼,相比传统翼型可以有效减少飞行阻力。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讨不来,买不来”。C919的成功研制探索出了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提升国产化的发展道路,自主创新让我们更有底气!
  担任C919总设计师的14年间,吴光辉带领团队攻克了100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其中飞行控制律就是难度最大的攻关项目之一。
  飞行控制律相当于飞机的“大脑”,从根本上决定了飞行过程的受控程度,帮助飞行员实现对飞机的操作。最终,年轻团队经过十年独立攻关,C919拥有了“中国大脑”。
  历经5年试飞大考
  一架飞机交付,需要取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单机适航证。目前,C919已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三张证书。
  C919从首飞到交付,经历了5年时间的考核和试验。
  它需要在试飞过程中把新飞机的风险摸遍、摸透,找出飞机在特殊条件或状态下的性能极限,确定安全飞行的边界“红线”。
  比如飞行员需要在失速、最小离地速度等高风险科目中试飞,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这种试飞验证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
  乘风向上,振翅蓝天。期待国产大飞机C919验证飞行之旅圆满成功!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