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
妈妈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那时候国家也不富裕,村里人家生活条件都差不多。妈妈说她十岁之前,什么水果都没吃过。什么雪莲、芒果、车厘子,名字都没听过,吃个苹果就算幸福得要命,舍不得一下子吃完。
外公家是低矮的茅草房,那时候穷买不起蚊帐,一到夏天,屋子里飞满了蚊子,只好点燃艾草驱赶。老妈直到读初三,才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那种特别老式的自行车,车架大,骑起来一点不轻便,还咯吱咯吱响,听起来像老鼠磨牙。
外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养育了大舅和我妈妈两个孩子。外公不怕吃苦,每天和外婆一起,起早贪黑下田干活,可一年到头,手里也没攒下多少钱。听我妈妈说,她每年除夕,外公只给她和大舅,每人各五毛钱的压岁钱。不是抠门,家里真的没有什么钱。
现在外公七十多岁了,和大舅他们一家生活在一起。到他们村子,你会觉得根本不像是乡下。村里都是水泥路,两边都是太阳能路灯。村头村尾,垃圾箱随处可见。不要总以为农民都是脏兮兮的,如今农民也慢慢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很多村民和我大舅一样,都住上了楼房,都有了小汽车,网络也有,安装了电热水器,下雨下雪天,照样可以洗上痛快的热水澡。
村子里还装了不少运动器材。天气晴朗的日子,经常看到一些老人在锻炼身体,伸伸胳膊压压腿的。可是外公去得少,他说自己身体棒着呢,不用折腾那些健身器材。
外公想去县城也很方便,走几百米,就到了村口的公交站点,公交车十几分钟一班。外公办了老年卡,坐公交还不花钱,真爽。
去一百多里外的大城市南京,也不麻烦。大舅开车把他送到高家冲地铁站,坐S3号线,想到南京哪儿,就到哪儿。农民外公,和城里人没多少区别了。外公经常对我们说,他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可以过上这样舒坦的日子。
国家富强了,老百姓才能生活幸福安康。我祝外公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
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中心小学六(2)班詹慧婷
指导老师:秦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