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12月20日以来,合肥120工作量明显增长
120急救员每天工作12小时
  随着合肥新冠感染者数量快速增加,120急救系统高负荷运转。坚持在一线的急救人员工作状态如何?合肥120近期的接诊数据怎样?12月27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跟随120急救车,体验了急救人员紧张细致的接出诊工作。
  调度员:12小时两班倒
  12月27日上午10点53分,记者来到位于绩溪路的合肥急救中心,在4楼的调度大厅内,120智能调度平台上显示了“急救”“转院”的数量,名工作人员正在调度台区域忙碌着。
  “你好!合肥120!请讲!”“有车会及时安排的!请放心!”“请问您现在是哪里不舒服?您现在是胸疼,对吧?”“呼吸正常吗?”“有车会给您直接安排!不客气!”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与求助者互动着。
  记者采访获悉:12月20日以来,合肥120工作量明显增长,日均呼入3608次,派车717次。合肥急救中心调度科26名工作人员已连续12天实行12小时白班、夜班两班倒的工作制。虽然所有调度员都感染了,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各种症状,但仍都高负荷工作。症状轻点的,就忍着喉咙疼痛接听电话;高烧不适很难连续工作的,就2个小时换一次岗。
  调度员刘衡持续多日坚守岗位,高烧、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疗。调度员陈志勇持续高热、剧烈咳嗽,退烧后,立即返岗工作。调度员董媛胆囊结石术后一周,加之感染,稍稍恢复后就坚持回到岗位,与同伴一起战斗。急救科护士张婷婷、樊宁,在调度人员极度紧张的时候,忍着病痛,支援调度科工作并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刚入职的“新人”护士王博闻、宋茂林,为了保证同事们能够有更好的工作状态,努力分担数据统计等日常工作,全力以赴为大家做好后勤服务保障,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急救员:两小时出诊4次
  中午时分,陆续有120急救车回到绩溪路合肥急救中心,120急救人员开始吃饭,“最近忙需要加班,我们中午回来轮流吃饭,吃完饭就去出诊,其他各个站点在各自的用餐地点吃饭。”合肥急救中心大院内,一位吃午饭的急救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12月27日13时02分,记者坐上一辆合肥120急救车,随同120医生王晓非体验他的工作。上车后,急救车前往亳州路某小区一位患者家,约15分钟后,急救车赶到,患者是一位80岁的老人。经过诊断,老人血压正常,呼吸平稳,患者家属没有选择前往医院,13点22分,家属签字,结束出诊。
  13点24分,急救车又前往凤淮路与凤台路交口的一家诊所,一位老大爷身体不适呼救。13点29分到达诊所后,王晓非和担架员王宗超、驾驶员罗卿,将患者送往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部救治。
  13时47分,王晓非和同事王宗超、罗卿又前往长江东路与郎溪路交口某小区,配合患者家属,将一位因“咳嗽、大小便失禁”呼救的77岁患者送往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德路院区救治。14点43分,王晓非等前往瑶海区钢红路某小区,救助一位呼吸困难的92岁老太太,并在15点14分,将老太太送到广德路二院救治。
  记者采访得知:王晓非、王宗超、罗卿三人也是“两班倒”:上12小时班,休息12小时,再接着上12小时。120急救人员太忙,吃饭十几分钟就结束了,连上厕所和去倒杯水喝的时间都没有。”驾驶员罗卿说。
  记者注意到,只有在将患者送到医院后,他们才能抽空去上卫生间,或者倒杯水喝。“我们是从中午12点上班,一直上到夜里12点,晚上七八点钟才有时间吃晚饭。”王晓非说。
  呼吁:留出急救热线通道
  合肥急救中心调度科科长吴蕙勤提醒市民,120调度中心目前正处在满负荷运转之中,如果遇到“120”电话占线,请耐心等待:“我们接听到电话后,会仔细询问病情、地址等相关信息,同时会按照流程及时调派车辆。高龄老人、儿童、妊娠期妇女等病情危急的,以及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心脏病、呼吸衰竭,自行去医院有危险的病人,请及时拨打120求助。”
  “之前还会有不少非急救咨询电话,比如新冠阳性去哪里治疗、出现新冠感染相关症状应该怎么应对等,120是生命热线,呼吁大家还是要为急危重症患者留出急救热线通道。”吴蕙勤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许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