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4版
发布日期:
洗澡帐
  □无为筱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城市乡村都用上了太阳能。尤其是白雪皑皑的冬日,我家对面的楼顶上,整齐划一的一排太阳能,像极了“变形金刚”,日夜蹲守在主人的房顶上,随时听从召唤。
  可是,对我们来说,最难过的就是冬天洗澡之事。不洗,身上不舒服;洗,搞不好就冻感冒咳嗽。那时的冬天,仿佛格外冷,冰冻溜子挂在屋檐下能当冰棍吃。
  不记得哪年冬天,对门刘婶去外地走亲戚时,带回来一顶塑料浴帐,那可是个稀罕物。那一天,她在自家厨房里,就着洗澡盆,支起了浴帐。烧好的热水倒进洗澡盆里,浴帐片刻鼓胀起来,像极了一所小房子。最先享受待遇的当然是她家的幺儿,刘婶三下五去二帮着幺儿脱去棉袄棉裤,三岁光景的幺儿,光图新鲜,还没明白咋回事,就被拉进了浴帐,浴帐里雾气缭绕,东西南北都分不清。幺儿在刘婶的帮助下,把双脚挪到了洗澡盆里,刘婶让他先站着,用热水浇浇身子,渐渐适应水温。也许是很久没有洗澡的缘故吧,幺儿慢慢尝到了甜头,欢快地在盆里打起水花来,然后竟哼哼唧唧躺在盆里不起来,真真切切一幅“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害得刘叔在外面一个劲地催问:要不要再添点热水?别把幺儿冻感冒了。
  等在帐外的我们,羡慕之余,终是按捺不住,急急忙忙跑回家,央求母亲也买一顶那样的红帐子。
  终于有一天,母亲很神秘地告诉我们,人家有的,咱家也有了。母亲早早地就把家里的水瓶都灌满了,还用大锅烧了满满一锅热水,锅沿上的沙吊子也存满了。那一天,我们家就像开澡堂,热气冲天、雾气萦绕。洗完后的我们,个个都身轻如燕,红扑扑的脸蛋,鲜花般地好看。看着沐浴后的我们那个俏模样,一贯怕冷的奶奶,拢着个火坛,踮着三寸金莲的小脚,央求母亲道:“淑珍,你也给我尝尝鲜。”贤惠善良的母亲打趣道:“就晓得您老人家一定会来凑热闹,热水早就给您备好了。”为了让奶奶洗得更舒服些,母亲另外准备了一瓶热水带进帐子里,在澡盆里加了一只小凳子,让奶奶坐在上面,慢慢进行掺兑擦洗,母亲一边用毛巾给奶奶搓着背,一边陪奶奶唠着嗑,洗到舒坦处,奶奶讲:“乖乖,我活个么大岁数了,才感觉这样洗澡,比喝老母鸡汤还快活。”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奶奶、母亲去了那个“美丽的地方”。那些年的洗澡难,红帐子带给我们的温暖,一直贮存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