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在北大开学典礼发言的毛雅晴:
努力成为一名好医生
  9月4日,安徽姑娘毛雅晴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在北京大学2022年开学典礼上发言,她用三个关于牙齿的比喻谈自己在北大求学的经历和感受。如今的毛雅晴正扎实地迈步在口腔医学领域,为成为一名好医生而努力着。
  【新闻回顾】
  9月4日上午,北京大学举行2022年开学典礼。口腔医学院2022级博士生毛雅晴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表入学感言。
  她用了三个关于牙齿的比喻谈求学经历和感受:学习是领悟变化、新生的过程,就像乳牙会掉、恒牙再长;北大不只教会过硬本领,还给予医学人文的柔软关怀,就像牙齿坚硬,舌头柔软,相依相存;每位新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和位置,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2014年,毛雅晴毕业于宿城第一中学。去北大读书,是毛雅晴一直以来的目标。谈到在北大求学的8年,毛雅晴表示自己有很大收获,大学期间的通识教育让她接触了很多不同专业学科。
  【人物回访】
  12月28日中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毛雅晴时,她刚刚完成一台手术,正在赶往食堂吃饭的路上。吃完饭后小憩一会便要准备投入到下午的手术中去,这是她博士期间专培的日常。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几日才“阳康”的毛雅晴已经投入到快节奏的医院工作中,每天需要给病人做手术、换药等。渐渐地,毛雅晴逐渐适应了这样忙碌的日常工作。
  目前,毛雅晴在唇腭裂病区进行专业化培训。“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在唇腭裂病区。两次在同一个病区,但两次来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自己掌握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付出会有回报的体现。”毛雅晴说,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自己在逐渐成长和进步。
  “医学是无止境的,每时每刻它都会给我带来新鲜感和成就感。正是北大医学教给我们的扎实本领,让我能够去承担起医生的责任与使命,勇敢面对每一次新的挑战。“毛雅晴说,每一次上手术台,她都能深切感受到手中器械的重量,还有作为医生身上的责任。今后,她将不断努力,成为一名好医生。
  由于学习工作忙碌和疫情紧张,毛雅晴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宿州老家。即将到来的元旦假期,毛雅晴打算回家住两天陪陪父母。此外,毛雅晴表示,今年过年回家,若有机会可能会回母校宿城一中做一场讲座。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毛雅晴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好久没有出去旅游了,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多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毛雅晴说,接下来的三年,她要完成专培、做实验、写博士论文等,临床和科研并行。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