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暖阳高照。近日,合肥肥东县响导乡蒋祠村“华之坚”红薯种苗园区迎来了大丰收。村民们在田间来回穿梭,挖红薯、垒红薯、装袋扎口、精细称重……忙得热火朝天。
红薯经济,只是肥东县响导乡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小切面,近年来,响导乡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形成农业品牌和集聚效应,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振兴。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的红薯圆实饱满,口感绵密香甜,受到市场的一致好评。”园区负责人蒋华介绍,“我们这个园区是华东最大的红薯种苗供应基地,生产鲜食薯、蜜薯、淀粉薯、烤薯脱毒种苗等17个品种。种苗培植温室大棚约22000平方米,扩繁生产苗棚1000亩,年生产原种苗525万株、生产苗2.5亿株,可供30万亩红薯生产种植需求。”
据了解,为了拓展红薯苗市场,该种苗园引进国内外的优良红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加强与全国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在多个省份建立了联合种苗生产基地,在省内合作共建5万亩红薯生产基地。
“华之坚”红薯种苗园区销售经理李盼介绍,园区还将规划线上销售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加入电商队伍,培养直播带货等专业技能。
在红薯产业的带动下,蒋祠社区产业链逐渐壮大起来,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带动群众不断增收致富,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当年分红的目标。下一步,响导乡将持续发力,红薯产业依托合作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生产,助力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精准实施“一村一策”
年出产原种苗525万株,蒋祠社区红薯种苗园可满足30万亩红薯生产种植需求;采取“5+运营”的模式,赵亮社区蔬菜产业园2022年产值预计将达到200万元;流转1.2万亩土地种植桃树,年产值约6000万元,打造“响桃”品牌……近年来,响导乡因地制宜,精准实施“一村一策”的发展模式,形成农业品牌和集聚效应。
响导乡成立响导乡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班子成员包保联系责任制,对项目规划、立项、实施全程跟踪指导,统筹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摸排梳理9个社区现有资源和产业现状,结合上级政策,充分挖掘潜在优势,精准实施“一村一策”,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突出党建引领、人才支撑、资源整合,着力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身造血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加速度发展。2022年,响导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超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的年度增收目标。
同时,响导乡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党群合力的工作思路,将各类乡土人才聚集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链上,引育培用乡村致富带头人,凝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哲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