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小镇做题家
  前两天在英语课上,老师提到了“小镇做题家”这个词,这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考。
  “小镇做题家”一词起源于“豆瓣”,意指“出身小城镇或县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因为善于做题,而取得不错的成绩考入名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眼界不够开阔,不是很会社交的青年学子”。
  我一直认为文字是带有温度的,可以向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但在一篇篇诋毁“小镇做题家”的文章中,我却感到浑身冰冷。
  我想“小镇做题家”一词之所以能引起多数人的愤怒,主要的原因便是在这个词里或多或少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在大千世界里,并非每个人都出身显贵,但也绝非每个人都没有志向。十年寒窗苦读,用知识和努力一点点改变自己身上的不足,向着远方美好的事物不断前进的人大有人在。
  但这一词却像在告诉我们,野草就是野草,永远比不上玫瑰。短短五个字却否定了一个人努力了的十几二十年。
  “时代楷模”张桂梅倾其所力创办女子免费高中。在那里,很多人的学习方法是不断地刷题。不是因为想不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而是在那样困苦的学习环境中,这是仅有,也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她总是早早来到学校,从早读的第一班车到晚自习结束的末班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就算年事已大,身体状况日渐衰微,但她还是坚持着。因为她知道,只要自己再多站一会儿,多监督学生一会儿,那些原本只能呆在大山里的女孩,就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但如果她看到了这个词,看到了那些批评的文章,她的心里又会多么的难受。仿佛自己建立的那所学校,几十年来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而发出那些批评嘲讽之声的人,只是看到了野草的平凡与普通,就妄自尊大。他们不知道的是,野草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哪怕生长在夹缝中,只要有一点点阳光,它们也可以长得和玫瑰一样高,甚至是超越。
  我想,即使是“小镇做题家”,那又如何?星光不问赶路人,我们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深山,靠自己的本事在城里扎根。“小镇做题家”,一点也不丢人。
  黟县中学高一(2)班周庆洁
  指导老师:舒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