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省人大代表刘建哲:
可长期引导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本报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的关键要素,这类企业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为实现国内大循环、促进内外双循环提供助力。近年来,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的持续影响,让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受到冲击。1月16日,省人大代表刘建哲建议相关部门从资金保障、政策落实、开放合作、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刘建哲称,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企业、商业生产经营逐步恢复,但可预见的是,企业仍面临供应链、资金链、大企业降维竞争等多个难题。“我建议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长期引导支持,面向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刘建哲介绍,疫情以来,生产线停工、劳动力不足、上游供应链成本提升等问题持续困扰中小企业,使得不少中小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困境。
  “近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出台相应举措,从财政、金融、创新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已出台的政策都很有针对性,能够一定程度缓解部分企业所承受的压力。”刘建哲表示,目前,大型企业的头部效应与降维竞争加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危机。近年来,许多大型企业延伸产业链布局,主营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大型企业的转型形成了较强的头部效应,压缩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刘建哲说。
  刘建哲提出,政府可以从资金保障、政策落实、开放合作、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建议把握支持“力度”,轻资助、重引导,更多鼓励企业依靠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度过危机。
  在财政、金融等方面,刘建哲建议,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可以加强政策普惠性,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针对一些中小企业‘看得见却享受不到’的现象,需要对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狠抓落实。”刘建哲表示,相关部门一方面可以降低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等政策门槛,加强政策普惠性,另一方面建立政策执行后评估机制,定期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政策执行满意度调查。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余康生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