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嘶哑得不成调的歌声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一个叫福贵的老人牵着一头叫福贵的牛,将蹒跚佝偻的背影渐渐隐藏进四围的暮色里。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那棵沧桑古老的大树下,翻开余华的《活着》,我听到老人开始讲他自己的故事:一个败光万贯家财的纨绔子弟,终于知错悔悟,开始踏踏实实过起了日子。原以为日子虽贫穷但也算平静,可偏偏幼儿意外离世;原以为给女儿嫁个好人家可缓解些失子之痛,可偏偏女儿难产而亡,紧跟着妻子也忧郁而死;原以为能陪着女婿养大外孙,可偏偏女婿意外身亡;原以为能留住外孙这唯一的希望,可偏偏幼小的外孙也离他而去……一切的原以为,原来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攀爬的人生刚看见点光亮,又狠狠地坠入枯井。
年少的我,从未想过如此多的苦难会全部降临到同一个人的身上。当福贵生活中最后的希望也被掐灭得一丝不剩的时候,我的内心也像骤然崩裂了一块,高耸的希望和热情的山峰顷刻间轰然倒下。这种感觉远不是“震撼”这个词可以形容的,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初次见证人间巨大苦难的难以置信和不知所措,我以为,这便是绝望了。我无法想象生活会是这般残酷,无法想象如果那个人是自己,我将怎样活下去。忽然之间,我对即将步入的成人的世界,感到一丝无法言说的恐惧。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直到我再次听到老人的歌声,看到那个叫福贵的老人,安静地牵着老牛,迎着阳光,爬满皱纹的沧桑面颊上浮出了笑意。他说,他的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去,他还活着,他得活着。他说,人到底还是为了活着本身才活着的。
乡间傍晚的风多了一丝轻柔,送来远处新鲜麦垛的气息,清爽怡人。我的内心也在风的吹拂下渐渐寻得安宁。原来,对于有些人来说,绝望是不存在的。书中的福贵,守着一头老牛,伴着几亩薄田,静看眼前的日升月落,唯一的信念就是活着。这样的日子,怎么能叫绝望呢?如果还要走下去,就只能向前看,而不是一味地回望。他的不幸,源于那些接连逝去的亲人,可是和他们相比,他竟是唯一的幸运者啊!
暮色渐起,合上书时,思绪万千,方向明朗。
十几岁的我们,谈论人生的哲学或许尚早,但我们从福贵老人身上收获的,却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活着的意义。遇见高山的时候,我们有勇气翻越它;遇见低谷时,我们有信心跨过它。我会永远记着,记着那个明媚的下午,记着那棵茂盛的大树,记着那个为了活着而活着的老人。
淮南第一中学高二(7)班赵晨曦
指导老师: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