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胡梦秋和同事在单位礼堂加紧排练节目,准备参加集团公司迎新年团拜会演出。记者了解到,被称为“熊猫女侠”的胡梦秋10年间5次无偿献血,挽救过3名危重病人生命。她热衷公益活动,被评为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安徽省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淮南市文明委还以她的名字成立了“中国好人胡梦秋志愿服务队”。
首次献血才知是“熊猫血”
1989年出生的胡梦秋虽为女儿身,却和很多热血男儿一样有着一颗报国心。2008年12月,胡梦秋从淮南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胡梦秋在部队服役第一个月,正好赶上部队组织无偿献血,她没有犹豫就报了名。“那天是2008年12月30日,当时看着针头扎进自己的胳膊,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入袋子里时,我还有点小紧张。”胡梦秋说,在血站工作人员鼓励下,她放松身体,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
胡梦秋没有想到,几天后,血站工作人员联系她,说她是RHB型阴性“熊猫血”拥有者,这个血型十分稀少。虽然她的身体健康且具备献血条件,但工作人员建议她今后不要随便献血,急需用血时会有人和她联系。胡梦秋随即答应了下来,可她还是有些震惊,打电话询问父母,父母竟然都不知道她是“熊猫血”。
“我是‘熊猫血’,就要好好珍惜,一定要在关键的时候去救人。”在部队第一次献血之后,胡梦秋就在心里许下了这个心愿,也开启了她献血历程。
哺乳期献血救一名孕妇
2010年12月,胡梦秋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淮南,被分配到安徽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物资采供中心洞泉供应站工作。为了完成献血救人的心愿,2012年12月22日,她又到淮南中心血站献血400毫升,并备案了自己是RHB型阴性血,有人需要可以随时打电话通知她过来献血。
记者看到,胡梦秋手里有4本献血证,记录着她从2008年开始,共有5次献血,无偿献血1300毫升,最近一次献血是2018年10月3日,而这一次也是胡梦秋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次。
“我女儿是2018年7月出生的。当年10月3日,我正在休产假,看到微信朋友圈传播一条寻找RHB型阴性血紧急救助孕妇的消息,该名孕妇遭遇车祸,胎儿未能保住,孕妇脾脏破裂,急需输血抢救生命。”胡梦秋说,刚看到这条消息,孕妇家属就打听到她的电话,请求她去献血救人。她没有犹豫,把怀中的女儿交给母亲,便穿上外套出门赶往血站献血。因为胡梦秋刚生完孩子不久,母亲担心她的身体,但想到女儿是去救人,也就没有阻拦她。
胡梦秋来到血站,医生得知她在哺乳期,告知她这次献血会对本人和婴儿带来一定影响,可她还是不顾医生劝阻,献了300毫升血,使孕妇得救了。
胡梦秋这次献血后患了贫血,身体也恢复得不是很好,可她没有丝毫后悔。“我曾是一名军人,既然献血能够拯救生命,只要用得上、帮得了,我一定义不容辞。”胡梦秋说。
追梦路上播撒人间真爱
记者采访中得知,胡梦秋退伍不褪色,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追寻着属于自己崇德向善的人生梦。
工作中,胡梦秋经常帮助家中有事或身体不舒服的同事打扫库房卫生、整理库房、清点物资、发放物料,牺牲自己的时间替别人值班。在怀孕期间,高温难耐,她始终像一名战士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一直工作到分娩住院前一天。
多年来,胡梦秋还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走进老年公寓慰问孤寡老人,给老人们表演节目、梳洗、整理衣服、包饺子、送温暖。她多次参加市、集团公司的各项文艺汇演和文体活动,用饱含热情的演讲传递大爱之情。
在胡梦秋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女儿给她送水的照片,母女俩都戴着口罩,胡梦秋胳膊上还戴着志愿者袖章,这张照片是胡梦秋父亲胡清风拍摄。2022年春天,淮南发生新冠疫情,胡梦秋居住的小区实施管控,急需志愿者支援。她主动与社区党组织联系,经过社区登记和备案,成为小区防控志愿者,每天查验人员出入门证明和上下班人的工作证明;拿着喇叭在小区内巡逻,宣传防疫常识。胡清风心疼女儿长时间没有喝水,带着外孙女去送水时,拍下了这个瞬间。
多年来,胡梦秋先后荣获淮河能源集团“三八”红旗手和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淮南市巾帼建功标兵、淮南市最美志愿者、“淮南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2022年9月20日,淮南市文明委还以胡梦秋的名字成立了“中国好人胡梦秋志愿服务队”并授旗。授旗当天,胡清风夫妇格外高兴,特意到活动现场观看,还和女儿合影留念。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安浩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