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掌心宝宝”创造生命的奇迹
  一名胎龄只有27周,出生时体重750克、仅手掌般大小的“掌心宝宝”,在蚌埠一家医院经过83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终于顺利出院。在宝宝出院22天后,家长带着“掌心宝宝”到医院复检,其体重已增至2.72kg。当日,“掌心宝宝”家属专程送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锦旗表示感谢。
  早产儿出生时才750克
  2022年9月27日,宿州市埇桥区孕妇陈某,因为患有“妊娠期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紧急转入蚌医一附院。检查后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明显,经过细致会商,紧急在9月28日予以剖宫产,胎儿提前娩出。
  该早产儿“跌跌撞撞”来到这个世界时,体重仅750克,整个身体比成人巴掌还小,手臂仅成人拇指粗,皮肤呈胶冻状,全身皮肤薄如蝉翼、血管隐约可见。“掌心宝宝”哭声微弱,口周及四肢青紫,呼吸不规则且费力,伴有呻吟。经过医院产科和儿科共同协作,初步复苏处理后,紧急转入新生儿病房。
  由于“掌心宝宝”全身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面临呼吸衰竭、严重感染、喂养不耐受等各种问题。为了守护这个脆弱的小生命,根据其无法自主呼吸的现状,医护人员根据宝宝的胎龄和体重等指标调整好暖箱温度、湿度,及时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帮助宝宝渡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脱离呼吸机能够自主呼吸等难关,后面的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都在医护团队精准科学的监测和治疗中顺利闯关。
  顺利出院创造生命奇迹
  “掌心宝宝”要存活下来,每天的营养和热卡的供给需要精准测算和规划。宝宝最初的一周不能经口喂养,需要静脉输注全营养液。但是“掌心宝宝”全身皮肤呈半透明状、水肿明显,甚至隔着腹部皮肤都能隐约看到内部的肠管,皮肤能够找到的血管比最小的头皮针还细,建立输液通路极其困难。医护人员凭借着过硬的穿刺技术在细如发丝的血管中一次性PICC置管成功,通过科学的静脉营养和细致的微量喂养技术,让宝宝安全渡过了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难关。
  “掌心宝宝”在住院期间,新生儿病区医护团队密切监测和观察其复杂多变的病情,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采用各种先进护理方法和技术。大家陪伴着宝宝一起渡过一道又一道难关。
  经过两个多月竭力救治和精心护理,“掌心宝宝”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神经系统发育越来越好,与人交流的眼神和活动也逐渐增加和活跃,体重也慢慢增长到2kg以上。经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83天的精心救治,“掌心宝宝”终于顺利出院,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蒋玉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