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省医疗保障局
逐步扩大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
  医疗保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记者从省医疗保障局了解到,新的一年,我省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异地就医结算、大病保险、药品集采、医保支付方式上都将有一系列新动作。
  近几年,我省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进展迅速,成效显著,从省内异地到跨省,从住院到门诊和零售药店,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2022年10月1日起,安徽开始试行基本医疗保险“省内大病无异地”保障政策,解决了很多患者到省外看病劳心劳力的问题。
  2023年,我省将继续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除了指导各地落实国家及省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待遇政策和业务经办规程外,我省还将提升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扩大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覆盖范围,扩大门诊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巩固职工基本医保门诊个人账户跨省直接结算。
  特别是在门诊慢特病方面,2022年通过调整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我省门诊慢特病病种数目已达到70个。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省还计划全面实现高血压等5种疾病慢特病门诊跨省直接结算,逐步扩大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
  新的一年,我省还将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合理确定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完善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年度报销限额等政策内容。规范落实医疗救助待遇,加强制度运行绩效评价,实现救助对象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一直以来,改革是安徽医保的关键词。省医保局还透露,在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方面,我省将构建三维医药集采模式,强化省际集采“横向协同”,推动省级集采“扩品扩围”,实施省市集采“上下联动”,不断扩大集采的规模效应。逐步完善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制度体系,推进集采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实施。
  此外,2023年将继续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在制度政策、参保筹资、评估认定与经办服务等方面加强改革探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