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我再一次站在了那魂牵梦萦的窗下。
  五岁那一年,我随姥姥姥爷回太原。那段时间里,我认识了一个小女孩,她住一楼,家里有扇不太高的窗。每个天边泛红的晚上,我都仰头站在她家窗下,喊她下来玩儿。她飞快地推开那扇窗,只匆匆探一下头,就飞跑着去找她爸妈。过一会,就能看见她的影子从楼的另一侧飞过来。即使这样的画面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她推开窗时脸上的惊喜,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
  我们不知道玩些什么,有时候只是疯跑,穿过连成串的花坛,背上小女孩都喜欢的粉色小翅膀,想象自己是天使。我们的发丝在落日中起舞,汗珠在仲夏夜的蝉鸣中挥洒,无所顾虑的笑声与叫声被夏风搅散。又或者只说说话,说天上的某朵云多绮丽,说海边的贝壳多神秘,说竹蜻蜓掉进下水沟里多可惜。这些是孩子们的话,是孩子对世界的观察与推测。那扇窗,那扇盛满了我最童真年华的窗,映着童年里殷红的晚霞,以最迷人的情态出现在我的记忆中。这光景像一杯香醇的酒,又像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画,它的美好不会因岁月漫长而消退,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发珍贵。
  再回到太原,已然过去了十年之久。某天在小时候常去的公园里,我遇见了她。不出意料,十年异地的我们间只剩下了一阵寒暄。我真想像小时候一样问她,晚饭过后要来一起玩吗?
  可这句话最终化成了喉咙的一次滚动,硬生生地被咽到了肚子里。我竟并无失落,只余下满心的慨叹。
  为什么啊?
  或许是因为,我们都不再童真了吧。谨慎约束,往往被认为是与“成熟”挂钩的;无所顾虑,就被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幼稚”。我仰望着那扇魂牵梦萦的窗,终于感到无尽的失落了。我失去了一个儿时的玩伴,失去了我的童年,失去了一颗真挚的童心。
  在失去童心的人面前,葆有童心的人永远是赢家。他们快乐,真挚;他们乐观旷达,却不懵懵懂懂。他们有纯净的眼睛,因此更加知事明理。“童心”才最能与“成熟”这样庄重的赞誉相配。
  童年的她,又渐渐在我的记忆中明晰起来。她在我生命中的短暂出席,却成了那段童年时光的一个标记。她也像是一扇窗,我分明看到那窗内是我所渴望的,是一颗童真的心,是一个童真的我。
  我想,去找她,和她谈谈心,问问她这十年来怎么样了。我想和她像小时候那样疯跑,和她看被霞光笼罩的云,听被草木浸润的风。
  我想,打开那扇久违的窗。
  我想,找回那个我。
  合肥市五十中东校(西园校区)九(10)班司靖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