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1月28日头版头条报道“江淮风暴”是安徽法院精心打造的执行品牌,起于5年前“基本解决执行难”执行攻坚战,此后年年威力不减,“风暴”所到之处,“老赖”们瑟瑟发抖,人民群众拍手称快。2022年“风暴”来得更加猛烈,威力之大前所未有:全年共执结案件51.24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745.08亿余元,结案率98.74%,结案平均用时39.05天,结案率和结案平均用时均居全国第一位。
拘传9439人、拘留1066人、纳入失信名单47689人次,限制高消费76747人次,移送(自诉)追究刑事责任被执行人80人,8141名“老赖”主动履行金额9.13亿元……这是2022年“江淮风暴”夏季行动期间的一组数据。坚持以打开路、以打破题,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展示了“江淮风暴”的威力所在。
在2022年“江淮风暴”中,除了涉拖欠企业债务的执行案件外,涉党政机关、涉民生、涉黑恶财产、有财产长期未实结、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等重点案件和“执转破”案件,成了“风暴眼”。
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案件是块“硬骨头”,在府院联动机制下,安徽法院对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代偿追偿案件进行重点攻坚,通过集中传唤一批被执行人督促主动履行,集中拘传、拘留、移送(自诉)追究刑事责任一批,集中评估、拍卖一批可供执行财产,以物抵债一批,“执转破”一批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企业,助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及时回笼资金,实现执行成效的最大化,共执结462件,执结金额59.79亿元。
安徽法院采取统一行动,对拖欠企业债务案件,建立立案、执行“绿色通道”,快速执结;对涉民生、涉农民工工资案件,通过开展集中执行行动、强化执行强制措施,实干快结,全力维护权益;对有财产长期未实结案件,采取建立台账、明确期限和责任人,一案一策逐个突破;对部分疑难复杂案件,通过加大协调力度,组织开展跨市辖区交叉执行、协同执行、提级执行和挂牌督办等,推进案件攻坚,用真金白银兑现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
此外,全省法院加强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的衔接,移送“执转破”案件498件,受理321件,化解执行案件6724件。
“我们聚焦重点案件,坚持府院联动、坚持多渠道推进、坚持难点突破,立足彻底解决问题,集中优势力量,精准发力、全力执结,以重点案件重点突破带动执行质效全面提升,有效促进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