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戴健
这个春节,在安顺祥和中度过。每天散步,我都会留意小区里张贴的春联。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雪的“虎跃神州歌盛世,兔迎旭日庆新春”,曾任省书协副主席董昭礼的“玉兔迎春春入户,金莺报喜喜临门”,省美协副主席林存安的“春临华第繁花艳,福到门庭喜气盈”,平仄相调,寓意隽永,富含满满的春意,赏之有耳目一新之感。
春联是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欢度春节的重要符号。市民选春联,多喜欢吉祥如意的内容,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贴春联往往家主为首,男丁辅助,先要抹门、净手,先贴上联再贴下联,有庄严的仪式感,图的是欢乐喜庆,幸福长远。
春联的撰和书大有讲究。通常“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上下联的第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反,上联末字例须仄声,下联末字例须平声,还要词性相合对仗工整。书写时多以楷书、行书、隶书,一般不用篆书和草书。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贴得端端正正,体现严谨和庄重。
在小区转悠一圈下来,发现某通讯公司今年派发的春联,又被物业贴反了。“卯至东方蓬勃日,兔来华夏振兴时”,孰上联,孰下联?40多栋楼70多个楼道门,全贴反了。打电话,物业公司经理坚持“上联在左”,10多年了,他们就是这样贴的。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好在红纸黑字,算是有点年味吧,只是欠了文化味,无可奈何,犯不着较真。而社居委、超市、商铺和理发店,不归物业,多贴对了,心理上稍稍平衡。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而书写张贴春联又是春节最隆重的“门面仪式”,不可或缺。作为楹联爱好者,从1981年起,我已经在《安徽日报》《新安晚报》等媒体发表春联上百副,看到创作的春联连年“飞入寻常百姓家”,很是欣喜,深感市民最喜欢的,还是合本土、接地气、图吉祥、冀平安之类的内容,为此我一直努力让撰写的春联“最合肥”。如为寿春路制嵌字联“寿伴新年到,春随人意归”;为邮政局制嵌字联“邮传四海,政达八方”;为移动公司制联“万家彩信有群发,千里音缘无线牵”。为元宵灯会制联“佳节同观市,新春共赏灯”;为体育竞赛制联“汉界临楚河阵前壁垒厚,玉帛化干戈台下友情浓”;为学校制联“姹紫嫣红结硕果,春风时雨育英才”;为理发店制联“顶上功夫过客除旧貌,毫末技艺来君换新颜”。还曾连续为庐阳区制联,如“新风入岁岁添淝上,瑞雪迎春春满庐阳”等,印刷后赠发市民。我创作的贺岁联有“八骏贺年八宝呈祥八皖千家乐,三羊开泰三星高照三春万众欢”“福临门岁稔源牛劲,春入户年丰接虎风”等。
去岁在一场迎春公益活动中,我即兴撰联“牛气冲天辞旧岁,虎威匝地庆新年”,由吴雪等书法名家多次挥毫。我理解,倒不是此联有多好,只是反映了在省会飞跃发展的当下,大家同堂贺岁,纳福迎春,表达对过往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节前在中书协会员袁文长义务写春联活动中,我带去新拟制的春联“祥云新岁重追梦,瑞雪红梅又报春”等助兴。连续多年,我都以自撰联向亲朋好友拜年,今年是“金牛虎步递新岁,玉兔龙吟传永康”。离休的老母亲眼下步入99遐龄,见证了合肥解放和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年我把她接到我家过年,于是大年三十贴上入户联“家国春来添福寿,天伦乐至兆平安”。